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連動式研究 楊紅著 978756809467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1,0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連動式研究
ISBN:9787568094672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楊紅著
叢書名:明清漢語語法研究叢書
頁數:40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63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首次從漢語史的角度對明清時期漢語連動式的發展演變進行了專題性研究,從一個較新的角度揭示了明清時期的漢語語法現象,較為全面地描寫了明清時期漢語連動式的諸多方面。

內容簡介
本選題以明清時期的連動式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章是緒論,主要介紹研究對象、研究現狀、研究方法等基本情況。第二章是理論基礎,探討漢語連動式的屬性和定義。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對明清時期各部文獻中漢語連動式的使用面貌和特徵進行了描寫和分析,並從類型學的角度考察了各部文獻中連動式的跨語言表現特徵。第五章比較分析了明清時期漢語連動式的地域特徵和時代特徵,概括了明清時期漢語連動式的跨語言共性及個性特徵。第六章主要探討明清時期漢語連動式的歷時演變、發展趨勢及動因機制。第七章是結語,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和研究結論,並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後研究的設想。

作者簡介
楊紅,女,湖北洪湖人,1986年生,文學博士,湖北大學文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碩士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2018--2011),博士就讀於湖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2013--2017)。畢業留校任教至今。主要從事漢語史、漢語語法等方面的研究。在《漢語學報》、《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湖北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明清漢語連動式的研究意義(1)
第二節相關研究概況(5)
第三節本書的研究方法和語料選用(25)
第二章漢語連動式的界定(26)
第一節以往研究中漢語連動式的界定(26)
第二節比較概念下漢語連動式的界定(30)
第三節漢語連動式與形似結構(44)
第三章基於《金瓶梅詞話》的明代漢語連動式研究(50)
第一節《金瓶梅詞話》連動式的使用面貌(50)
第二節《金瓶梅詞話》連動式的語義特點(146)
第三節《金瓶梅詞話》連動式的跨語言表徵(151)
第四節《金瓶梅詞話》連動式小結(160)
第四章基於《型世言》的明代漢語連動式研究(162)
第一節《型世言》連動式的使用面貌(162)
第二節《型世言》連動式的語義特點(205)
第三節《型世言》連動式的跨語言表徵(208)
第四節《型世言》連動式小結(214)
第五章基於《兒女英雄傳》的清代漢語連動式研究(216)
第一節《兒女英雄傳》連動式的使用面貌(216)
第二節《兒女英雄傳》連動式的語義特點(263)
第三節《兒女英雄傳》連動式的跨語言表徵(266)
第四節《兒女英雄傳》連動式小結(272)
第六章基於《躋春台》的清代漢語連動式研究(274)
第一節《躋春台》連動式的使用面貌(274)
第二節《躋春台》連動式的語義特點(327)
第三節《躋春台》連動式的跨語言表徵(330)
第四節《躋春台》連動式小結(336)
第七章明清漢語連動式的特徵(338)
第一節明清漢語連動式的地域特徵(338)
第二節明清漢語連動式的時代特徵(363)
第三節明清漢語連動式的類型學特徵(364)
第八章明清漢語連動式的歷時演變及其動因機制(374)
第一節明清漢語連動式的歷時演變及發展趨勢(374)
第二節明清時期漢語連動式發展的動因機制(379)

精彩書摘
連動式的研究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於漢語連動式,研究者使用了各種理論方法,從多種角度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但一直存在爭議。至今,研究者們仍對連動式的定義、界限、範圍、分類等諸多問題沒有達成共識。漢語連動式的研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執著于分類以及描寫各小類的結構與語義,雖然引進了認知語法的解釋和語法化學說挖掘各種語法化現象,但仍難以進一步深入下去。類型學的研究可以說為漢語連動式研究打開了一片新天地。類型學的視角一方面將漢語連動式置於世界連動語言變異的範圍內來考察,另一方面也通過漢語連動式來觀照連動結構的普遍模式,認識連動語言的參項和特徵。
以往的研究者從漢語史的角度對古代漢語連動式進行考察,更多關注的是動補式或介詞等相關句法形式如何從連動式中發展演變而來,對連動式本身的發展演變過程研究得還不夠充分。連動式在現代漢語共時層面上呈現出的複雜面貌是古代漢語連動式歷時演變沉澱的結果,只有通過考察歷時發展的脈絡,才能更清晰地認識共時層面的紛繁複雜。近代漢語時期是漢語發展演變的特殊時期,許多重要的語法現象在這一時期產生。明清時期,漢語處於近代漢語晚期。研究漢語發展歷史,必須將明清時期漢語和現代漢語結合起來,才能上窺近代漢語的發展脈絡,下探現代漢語的發展源頭,進一步推進漢語史的相關研究。

前言/序言
「明清漢語語法研究叢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類型學視角下的明清漢語語法研究」(項目編號:15ZDB098)的結項成果,由《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連動式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焦點結構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並列標記研究》《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V得」致使構式研究》《明代南方官話語法研究》《漢語歷時語法與詞彙研究》七部著作組成。
《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連動式研究》通過對明清時期大規模歷時語料的調查、分析,從類型學的角度考察了漢語連動式的性質和範圍,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判定標準,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明清漢語連動式的跨語言共性特徵及個性特徵。通過對明清漢語連動式的使用情況與歷時發展情況進行細緻考察,本書分析和討論了其發展趨勢與動因機制。從使用面貌來看,明清漢語連動式的發展已較為成熟,結構形式和語義表達豐富多樣。從區域特徵來看,明清時期北方官話連動式相較南方官話連動式在結構形式上更為複雜,分佈態勢更為成熟,南北區域存在各自特有的句式。從共時的層面看,漢語連動式廣泛存在,與並列和主從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從漢語連動式自身的發展來看,連動式內部具有「並列—連動—主從」的演變規律。本書力圖通過對明清漢語連動式的描寫與解釋,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從而推動更多相關研究的出現。
《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交互表達研究》以表達交互義的核心要素為線索,從交互標記、指代交互、言語交互、空間交互和行為交互五個方面,全面綜合地描寫了明清交互詞語的使用情況。通過廣泛細緻地分析各核心要素的交互表達理據,本書發現普遍存在的交互範疇可以從施受關係、共事關係和客觀時空關係三個方面進行描寫和判定,並依次制定了與以往不同的更全面的交互判定標準。通過細緻的考察,本書揭示了「相」與「互」交互義的來源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用法上的差異,發現並揭示了比較範疇中的交互表達的典型性斜坡,發現並揭示了「彼此」的交互表達功能源於它的指代性。交互範疇是語言中的顯性範疇,本書力圖通過對明清漢語交互詞語的描寫與解釋,以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從而推動更多相關研究的出現。
《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焦點結構研究》以明清漢語焦點結構為研究對象,考察了明清漢語焦點結構的使用情況與整體特徵,重點探究了明清漢語中特有的「×的是、×便是」以及「是、只、就、才、連」字結構、重動句和分裂結構在這一時期的使用,對它們的句法和語義特徵進行了詳盡的描寫。本書在共時層面上提出了全新的焦點結構分類方法,根據焦點結構所處的邏輯位置將焦點結構分為前置型焦點結構、後置型焦點結構、連接型焦點結構以及背景標記型焦點結構。前置型焦點結構在句法上具有浮動性,在語義上表示排他或者限定;後置型焦點結構在句法上常位於句末,在語義上暗含取捨;連接型焦點結構在句法上連接兩個成分,在語義上則存在多種類型;背景標記型焦點結構存在提示句中某項作為背景的成分。本書在歷時層面上探討了各類焦點結構的來源及其演變,前置型焦點結構*早產生,連接型焦點結構隨後,後置型焦點結構在元明漢語中產生並出現了結構替換,背景標記型焦點結構則是在近代漢語中產生。本書對部分結構的來源及演變提出了新的看法,其中包含了前置型焦點結構「是」的產生歷程,前置型焦點結構(限定副詞)「就」來源於縱予連詞「就」等相關研究。
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連動式研究總序《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並列標記研究》以明清漢語為研究時段,以「並列聚合」下的並列、承接、遞進、選擇四類連詞為具體切入點,在系統描寫的基礎上,著重從歷時性角度對漢語並列標記的來源、發展、演變及其內部動因進行了系統性的探討。明清時期單語素並列連詞仍占重要地位,主要承擔句內連接的作用。這一時期,框架式並列連詞集中出現並臻於成熟,填補了漢語句際並列連詞的缺失。明清時期單語素承接連詞衰萎,雙音承接連詞佔主導地位,並且單語素雙音節兩類連詞語法功能上的分工更加明顯。單語素承接連詞主要用於句內連接,沒有句際分句或句子之間的用法,雙音承接連詞則一般用在句際分句,基本沒有句內用法。明清時期通過同義複合、片語凝定、詞彙黏合等方式新生一批雙音遞進連詞,否定詞和限止副詞跨層黏合而成的「不但」類與否定詞和言說動詞黏合而成的「不說」類,在這一時期表現出強大的能產性和類推性。明清時期新生選擇連詞構成這一時期選擇連詞系統的主體,結構式的連詞化是選擇連詞生成的重要方式。本書較為完整地描寫了明清時期並列結構的概貌,並通過與共同語乃至其他地區的方言進行比較,從而弄清共同語和不同方言區之間並列標記的共性和個性,為更準確、科學地勾勒近代漢語語法提供了材料及理論支撐。
《基於類型學視角的明清漢語「V得」致使構式研究》以明清漢語「V得」致使構式為研究對象,在類型學視角與構式語法框架下,從構件特點、各子構式的形式與語義特點、構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特徵等角度對該構式進行了全面、詳盡的描寫。同時基於構式層級互動與構式網路理論,研究了該構式內部、外部的互動,構建其所在的漢語致使構式網路,並從歷時演變角度探討了該構式在網路中作為節點的出現及其演變路徑。基於相關研究,本書得出了主要結論:明清該構式各類子構式在形式結構、語義特徵上都存在明顯區別;該構式處於致使連續統的*右側,是間接致使;其構式內部和構式外部存在互動關係和承繼鏈接,其與英語into-致使構式存在特殊聯繫;從明清到現代漢語,該構式謂詞性致使者趨多,無生命致使者趨多,特殊子構式種類增多,多結果類「V得」致使子構式趨少;該構式在南北官話中存在不同特徵。本書提出了漢語「V得」致使構式新的分類方法,並基於構式語法層級互動理論,探討了「V得」致使構式內部、外部的互動。此外,本書結合語義地圖與致使連續統理論,簡略繪製出了漢語致使構式網路,分析了其在漢語致使構式網路中的地位及作用,考察了該構式與英語into-致使構式的異同,為完善世界語言致使構式網路提供了類型學支撐。
《明代南方官話語法研究》以《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作為明代南方官話的代表語料,立足於《二拍》的文本語言事實,從語言類型學理論的思路和視角,對《二拍》的詞類和句法現象進行描寫和解釋。由於涉及「明代南方官話」這個比較大的概念,《明代南方官話語法研究》採用了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的撰寫原則,既關注描寫範圍的廣度,也對重要的語法點進行專題闡釋,關注描寫內容的深度。本書堅持的基本研究價值觀是描寫出明代南方官話語法的基本面貌和重點語法現象的語言學特徵,並進行合理的解釋。本書的詞類部分,主要描寫了代詞、數量詞、介詞、連詞、助詞等語法問題。本書的句法部分,主要闡釋了動補結構、雙賓語結構、被動結構、疑問句、「比」字比較句、致使結構、處置式等七個重要的句法現象。本書對明代南方官話句法部分的闡釋,兼顧了已有的相關研究,同時根據語言類型學的基本原理和理念,結合現代語言學跨學科的價值取向和數據人文研究方法,在對句法現象和句法特徵進行具體描寫的過程中,融入了新的思考。
《漢語歷時語法與詞彙研究》基於典型、可靠的文獻語料,借鑒語法化、認知語言學等的理論方法,重點對一系列明清時期的語法、詞彙現象進行了研究,分析語言成分的典型意義、擴展功能和邊緣功能,討論其歷時來源、演變過程和相應的機制與動因。本書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大多是方所詞或與方所詞有歷史關聯的語言成分。全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樣態(或情態)助詞「家」的來源和形成以及後續變化;派生語素「家」的類型及其來源與形成;「里」由方位詞到語氣助詞和情貌助詞,以及詞綴成分「里」的演變;方位詞「后」是怎樣變化為假設助詞和語氣助詞的;方位語素「頭」表示時間的類型、來源與形成;「×間」「×/中間」表達時間和事件的類型及其關係;情狀助詞與詞綴「生」的來源;指物名詞「東西」的來源及形成;清代以來北京話副詞「左不過」「左不是」的來源與構成;約量助詞「許」與數量形容詞「少許」的來源和形成;量詞「合」與「盒」之間的關係及其形成;「多」「多麼」的來源與形成;明清時期南方方言問數詞「許多」和問數詞「幾化(×)」的來源以及功能變化等。結論是基於各章對問題的研究做一些理論或綜合性的思考。
「明清漢語語法研究」叢書的出版,不僅得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金的資助,也得到了湖北大學文學院「雙一流」學科建設經費的支持。在此,對支持本項目立項和結項的各位匿名專家表示衷心感謝,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