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宋型文化視野中的蘇轍研究 ISBN:9787301339282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李天保 頁數:27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70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蘇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宋代是一位極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文學家,又是一位出色的學者和政治家,他在北宋中後期的文壇、學界和元祐政治當中,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蘇轍的身上,集中體現了宋代士大夫的一些普遍特點,代表了有宋一代士大夫的普遍心態,他在政治、文學、學術方面的諸多表現,也與宋型文人的特點相吻合。因此論著把蘇轍統攝於「宋型文化」的視閾以作觀照,對他作了全方位的研究,從宋型文化到蘇轍意義的再發現、蘇轍承載之文化淵源與時代背景、蘇轍與士大夫政治、蘇轍與宋代學術、蘇轍與宋型文學諸方面較為系統地考察蘇轍在文化方面的成就,闡釋了宋型文化的總體特徵以及在蘇轍身上的體現,也論述了蘇轍對士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較為清晰地梳理了蘇轍與宋型士人文化的關係,既有個案剖析,又有整體概括和把握,最後總結了蘇轍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晌。作者簡介 李天保,甘肅武威人,文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南昌理工學院客座教授、甘肅省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2005年西北師範大學碩士畢業,並於同年7月留校工作。2009年考取本校博士研究生,獲得「西北師範大學李秉德教育基金」獎勵,於2012年獲得博士學位。2013年9月進入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流動站進行研究學習,2015年10月出站。近年來,在《人民日報》《清華大學學報》《學海》《西北師大學報》《海南大學學報》《山東社會科學》《貴州社會科學》等雜誌發表文章四十余篇,多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高校社科文摘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甘肅省高校科研項目等多項,出版專著4部。目錄 序緒論 一、蘇轍研究述評 二、研究價值及其意義 第一章 從宋型文化到蘇轍意義的再發現 第一節 宋型文化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 蘇轍與宋型士人文化 一、宋型士人文化概念的闡釋 二、蘇轍在宋型文化中的意義 第二章 蘇轍承載的文化淵源與時代背景 第一節 蘇轍的家學及其淵源 一、蘇轍的家世 二、蘇轍的家學淵源 第二節 蘇轍的時代 一、北宋中後期的社會政治 二、北宋中後期的社會文化性格 第三章 蘇轍與士大夫政治 第一節 北宋中後期的政治文化類型:士大夫政治 一、士大夫政治溯源 二、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風貌和政治品格 第二節 輝煌與落寞的兩極人生——蘇轍的政治生涯 一、初涉政壇與幾遭挫折 二、仕途蹭蹬與熙寧變法 三、政治際遇與元祐政壇 四、屢遭貶謫與黨爭政治 第三節 蘇轍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態度 一、蘇轍青年時期的政治思想 二、蘇轍熙豐時期的政治態度 三、蘇轍元祐時期的政治態度 第四節 蘇轍與北宋中後期的黨爭 一、北宋朋黨觀念形成的淵源 二、蘇轍與北宋中後期的黨爭 第四章 蘇轍與宋代學術 第一節 蜀學的形成及特點 一、蜀學的形成 二、蜀學的「雜」 第二節 蘇轍對儒、釋、道三家的會通 一、蘇轍對儒、釋、道三家的態度 二、蘇轍《老子解》的成書 三、蘇轍《老子解》對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會通 第三節 蘇轍與宋代士大夫的學術精神 一、蘇轍與士大夫的義理之學 二、蘇轍與士大夫的經世致用之學 第五章 蘇轍與宋型文學 第一節 蘇轍的文論及其文章 一、蘇轍的「養氣」說 二、蘇轍的議論性文章 第二節 蘇轍的詩歌創作與北宋中後期的士風 一、蘇轍講義理的詩論 二、北宋中後期士風對蘇轍詩歌創作的影響 三、蘇轍詩歌中「不以謫為患」的士人精神 第三節 蘇轍的辭賦創作與宋代士大夫文化 一、蘇轍辭賦創作的主要體制形式 二、蘇轍的辭賦創作與宋代文人生活 第四節 蘇轍《龍川略志》與宋代文人生活 一、蘇轍貶謫循州與《龍川略志》的成書 二、《龍川略志》與宋代文人生活 三、《龍川略志》的價值 第六章 蘇轍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一節 蘇轍的士人精神 一、蘇轍士人精神的經世性 二、蘇轍士人精神的道德性 第二節 蘇轍的文化品格 一、蘇轍對白居易思想的接受 二、蘇轍與蘇軾文化品格之比較 第三節 蘇轍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一、文學史:「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 二、政治史:「其齒爵優於兄」 三、學術史:「潁濱經術,過其父兄」 參考文獻 一、蘇轍著作 二、古代典籍 三、近現代研究著作 四、論文 五、外國學者研究著作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