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固體廢物生物處理技術 李寧 97871224336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化學工業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有機固體廢物生物處理技術
ISBN:9787122433640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李寧
頁數:2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77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本書介紹了採用生物技術處理典型的有機固體廢棄物的方法、實際效果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2 本書為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也為昆蟲、寡毛動物的養殖提供了建議和指導。
3 本書融合了作者團隊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4 本書對從事廢棄物資源化、循環農業、特種養殖研究和生產技術人員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作者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介紹了採用生物技術處理典型有機固體廢物的方法、實際效果和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內容包括:有機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潛在威脅、研究進展及處理現狀等;常見處理有機固體廢物的昆蟲綱及寡毛綱動物;黃粉蟲、黑水虻等典型經濟昆蟲以及蚯蚓等典型寡毛綱動物的生物學特性、生活習性、對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研究進展、綜合利用價值等。
本書以實用為宗旨,技術先進、深入淺出,主要供廢物資源化從業人員、循環農業從業人員、特種養殖專業生產及營銷人員、環境保護從業人員參考,也可供資源、環境、畜牧、化學、農業等方面的技術和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李寧,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現任環境與資源學院副院長。首批重慶英才、創新創業示範團隊負責人,重慶市研究生導師團隊——生物化工團隊負責人,重慶市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化工原理》課程負責人,重慶市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負責人,重慶工商大學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負責人。主要從事高分子材料、農業有機廢棄物生物轉化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橫向項目2項,公開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EI收錄20餘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出版專著、教材5部。

目錄
第一章有機固體廢物001
第一節畜禽糞便001
一、畜禽糞便排放現狀001
二、典型畜禽糞便的特點001
三、資源化利用價值003
四、環境危害003
五、傳統處理方式004
第二節食品廢棄物006
一、餐廚垃圾007
二、廢菜廢果012
第三節活性污泥016
一、污染現狀及影響016
二、傳統的處理方法017
第四節秸稈019
一、現狀及影響019
二、典型的農作物秸稈的化學組成019
三、傳統的處理方式020
第五節其他常見有機固體廢物023
參考文獻023
第二章典型食腐昆蟲及寡毛動物簡介026
第一節食腐昆蟲026
一、美洲大蠊026
二、大蜡螟蟲029
三、大頭金蠅030
四、大麥蟲032
五、黑粉蟲034
六、蝗蟲035
七、蟋蟀036
八、黃粉蟲037
九、黑水虻038
第二節寡毛動物039
一、紅斑顠體蟲039
二、顫蚓040
三、蚯蚓041
四、仙女蟲041
五、夾雜帶絲蚓042
參考文獻042
第三章黃粉蟲對有機固體廢物的轉化處理044
第一節黃粉蟲簡介044
一、黃粉蟲的形態特徵044
二、黃粉蟲的解剖學結構045
三、黃粉蟲的生活習性047
四、黃粉蟲的營養成分047
第二節黃粉蟲對畜禽糞便的轉化處理048
一、對雞糞的轉化處理示例049
二、對其他糞便的轉化處理示例054
第三節黃粉蟲對餐廚垃圾的轉化處理056
一、耐受性056
二、處理工藝的影響064
三、黃粉蟲處理餐廚垃圾應用實例070
四、黃粉蟲處理餐廚垃圾的其他方式073
第四節黃粉蟲對果皮的轉化處理074
一、果皮投加074
二、黃粉蟲生長分析074
三、其他文獻報道077
第五節黃粉蟲對秸稈的轉化處理077
一、直接投喂078
二、微生物發酵處理080
三、鹼處理092
四、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092
第六節黃粉蟲對塑料的轉化處理093
一、黃粉蟲對塑料的選擇性093
二、塑料對黃粉蟲生長的影響094
三、黃粉蟲分解塑料的機理095
第七節黃粉蟲的利用095
一、黃粉蟲的初級利用095
二、黃粉蟲的深度利用100
參考文獻108
第四章黑水虻對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111
第一節黑水虻簡介111
一、黑水虻的形態特徵111
二、黑水虻的解剖學結構112
三、黑水虻的生活習性113
四、黑水虻的經濟價值115
第二節黑水虻對畜禽糞便的轉化處理117
一、引言117
二、處理示例118
三、處理效果分析122
四、雞、黑水虻共養模式122
五、家蠅、黑水虻共養模式123
六、黑水虻對抗生素的降解123
七、黑水虻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124
第三節黑水虻對餐廚垃圾的處理125
一、引言125
二、處理示例125
三、飼料的復配示例128
四、處理工藝優化130
第四節黑水虻對農業廢棄物的處理131
一、引言131
二、處理示例131
三、黑水虻對有機廢物中氮素的轉化作用134
第五節黑水虻的利用135
一、黑水虻的初級利用135
二、黑水虻的深層次利用145
參考文獻151
第五章蚯蚓對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156
第一節蚯蚓簡介156
一、蚯蚓生理特徵156
二、蚯蚓的解剖學結構157
第二節蚯蚓的人工養殖技術158
一、養殖場地的選址159
二、養殖床的建設159
三、養殖溫度160
四、養殖季節161
五、濕度管理161
六、蚯蚓投放162
七、養殖規模162
八、飼料投放量162
九、蚯蚓的採收163
十、蚯蚓糞的採收163
十一、病害防治163
第三節蚯蚓對畜禽糞便的轉化處理165
一、引言165
二、對牛糞的轉化處理示例165
三、對豬糞的轉化處理示例167
四、對羊糞的轉化處理示例167
五、對雞糞的轉化處理示例168
第四節蚯蚓對餐廚垃圾的轉化處理189
第五節蚯蚓對活性污泥的轉化處理190
第六節蚯蚓對其他垃圾的轉化處理191
一、蚯蚓對果蔬廢棄物的處理191
二、蚯蚓對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處理191
三、蚯蚓對菌渣的處理193
第七節蚯蚓的利用194
一、蚯蚓的傳統利用方法194
二、蚯蚓製品的最新研究進展204
三、蚯蚓降低土壤污染程度215
參考文獻216
後記222

前言/序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面臨的能源短缺、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突出。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是有效解決資源、環境、民生等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畜禽糞便、秸稈、餐廚垃圾、尾菜尾果是生活中常見的典型有機固體廢物。
昆蟲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類群,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資源,值得人類開發利用;以蚯蚓為代表的寡毛綱動物,在地球上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人類利用昆蟲、蚯蚓等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多停留于初級利用。隨著人類的技術不斷進步,很多昆蟲、寡毛綱動物,經過人工的干預,以及人類對其不斷地研究,目前已實現較大規模的人工養殖。人工養殖這些動物,連同其上下游產業,形成了一條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提供了一大批就業崗位,創造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這些特種養殖中,需要大量的人工飼料。為了降低成本,在保證產品商品性的前提下,若能合理利用養殖場周邊的有機廢物作為生物飼料,是一項「一舉多得」的舉措,有實際意義、有經濟價值,利國利民,可助力鄉村振興事業。
筆者帶領科研團隊,經過十余年的不斷嘗試,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失敗,終於在利用黃粉蟲等昆蟲、蚯蚓等寡毛綱動物處理有機固體廢物的研究過程中,獲得了一些進展,覺得十分有必要向廣大讀者系統介紹這些動物對有機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利用現狀,為促進養殖行業、環保事業相關研究和產業的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本書的編寫歷時近2年,搜集整理了數百篇文獻,並融合了筆者團隊10餘年來的研究成果。本書充分體現了筆者團隊的研究理念:對目前困擾人類綠色發展的某些問題,按「大道至簡」的理念,以來自於自然的昆蟲、寡毛綱動物為媒介,處理來自於自然界的有機固體廢物,最終讓有機固體廢物安全地、無污染地回到自然界,體現「一物降一物」的自然法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符合降碳減排的目標。
本書在文字上盡量做到通俗易懂,便於面向更多的讀者。本書涉及的領域較廣,其中不乏很多專業術語,限於篇幅,未在文中註釋,請讀者自行參考相關書籍。
本書的編寫分工為:前言,李寧;第一章,楊景、關偉、雲雯;第二章,曾嘉;第三章,熊曉莉;第四章,第一節,曾嘉,第二節,代金杭,第三~五節,熊嶼吾;第五章,李寧;後記,李寧。熊嶼吾整理了書的初稿並收集整理了參考文獻,張文興、熊嶼吾等參与了部分文字的採集、錄入和圖片繪製工作,幸俊饒、冉學文、謝春燕、李濤、李小龍、焦富穎、史錦輝、林輝等為本書提供了詳實的實驗數據,在此一併表示感謝。全書由雲雯、熊嶼吾統稿,熊曉莉校稿,李寧審稿。
在研究過程中,先後獲得以下項目的資助:重慶市人力資源保障局重慶英才計劃(CQYC201903189)、第四批重慶市專家服務團項目(渝人社辦〔2023〕18號);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局)項目(cstc2021ycjhbgzxm0242、cstc2012gg
yyjs20003、cstc2016shmszx80096、cstc2017shmszdyfX003、cstc2016jcyjA0592、cstc2020jscxmsxmX0076);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科技項目(KJQN201900822、KJZH17125、CY140701、CY171802、CY180801、CY200804、CY210807);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能力建設及試點示範項目;重慶工商大學科研平台開放基金(KFJJ2019089、KFJJ2019090)、校級項目(1952024)等。同時,本書的出版得到了重慶市食品營養與健康(火鍋)示範性現代產業學院經費(611215013)支持;重慶博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都優耕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廖記蚯蚓養殖有限公司、重慶基微源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提供了技術諮詢,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本書涉及面寬,信息量大,參考了眾多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對這些專家老師表示深深的感謝和敬意。書中報道的成果大部分基於筆者團隊多年的實驗得出,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共同為我國環境保護、鄉村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為方便溝通聯繫,筆者創建了QQ群(群號?190946367),歡迎加入討論,分享經驗。
李寧 熊曉莉 熊嶼吾
2023年5月于龍脊山麓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