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公平導向的綠色發展路徑研究 朱沁夫 江延球 耿靜 978703075876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基於公平導向的綠色發展路徑研究
ISBN:9787030758767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朱沁夫 江延球 耿靜
頁數:17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87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分析效率導向、規模導向和公平導向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礎上,指出了前兩種導向的可持續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中出現的問題,認為公平導向的可持續發展是可行的發展道路;提出了基於公平導向的綠色發展理論的現存生產方式和現存生活方式變革路徑;分析了實現綠色發展的技術基礎變革、信息傳遞方式變革、資源能源體系變革、社會組織結構變革四個方面的保障條件,以及實現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 本書適合生態資源環境保護領域管理者、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者和愛好者閱讀。

目錄

前言
第1章 導論
1 1 基本概念與文獻梳理
1 1 1 公平
1 1 2 公平與效率
1 1 3 公平與可持續發展
1 1 4 公平導向
1 1 5 生態資本主義
1 1 6 生態社會主義
1 1 7 生態文明
1 1 8 綠色發展
1 2 幾個基本關係
1 2 1 可持續發展的物理學基礎
1 2 2 基本關係
1 2 3 分析的起點
1 3 本章小結
第2章 三種價值導向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其實踐
2 1 效率導向的弱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其實踐的貢獻與錯誤
2 1 1 效率導向的弱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性質
2 1 2 效率導向的弱可持續發展理論存在的問題
2 2 規模導向的強可持續發展理論的作用與局限
2 2 1 規模控制與欠發達國家發展的矛盾
2 2 2 工業主義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現實
2 3 綠色發展的內涵與選擇公平導向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必然性
2 3 1 公平導向的強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理論」
2 3 2 公平導向的強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2 4 我國走向公平導向的強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道路——綠色發展
2 4 1 經濟高質量發展
2 4 2 生態安全
2 4 3 社會包容
2 5 本章小結
第3章 我國實現綠色發展面臨的挑戰
3 1 生態承載力不能支撐原有發展模式持續高速增長
3 1 1 工業化過程中經濟迅速發展帶來的代價
3 1 2 環境容量已近極限
3 1 3 資源承載力已近極限
3 2 生態環境問題集中顯現
3 2 1 大氣、水體、土壤污染嚴重
3 2 2 廢棄物累積問題嚴重、處理難度大
3 2 3 新型污染物逐漸累積,問題逐漸顯現
3 3 氣候變化導致生態保護和修復難度加大
3 3 1 氣候變化的主要表現
3 3 2 適應氣候變化需要付出極大努力
3 4 欠發達地區脫貧致富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加劇
3 4 1 傳統生產方式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3 4 2 欠發達地區選擇綠色生產方式的困難
3 5 環境改善與民眾期盼落差加大
3 5 1 呼吸新鮮空氣成為困難
3 5 2 喝到符合衛生標準的生活飲用水的成本提高
3 5 3 吃到綠色食品還需要付出較高代價
3 5 4 公眾對環境治理的認知水平差異懸殊
3 6 國際地位提升要求我國承擔的環境責任與義務
3 6 1 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應承擔的國際義務
3 6 2 國際地位提升要求我國承擔的環境責任
3 7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於公平導向的綠色發展理論的現存生產方式變革路徑
4 1 供給與需求的特徵
4 1 1 供給與需求的基本特點
4 1 2 供給與生產方式變革
4 2 綠色生產方式與要素供給
4 2 1 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負荷之間的關係
4 2 2 要素供給結構優化
4 2 3 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技術進步
4 3 投資自然資本
4 3 1 人造資本和自然資本的關係
4 3 2 投資自然資本的途徑和方法
4 3 3 全面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4 4 由售賣產品轉向提供服務
4 4 1 單純以GDP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錯誤
4 4 2 單位產品的減量化與總體減量化
4 4 3 以服務為交易對象的生產方式
4 5 產業轉型升級與三次產業結構優化
4 5 1 產業轉型升級的內容
4 5 2 資本結構優化與綠色發展
4 6 人力資本與綠色就業
4 6 1 綠色發展與資本的全面增長
4 6 2 綠色發展與人力資本增長
4 6 3 綠色發展與綠色就業、就業綠色化
4 7 本章小結
第5章 基於公平導向的綠色發展理論的現存生活方式變革路徑
5 1 從高碳污染的「殖民生活方式」到低碳環保的「極點生活方式」
5 1 1 生活方式的綠色化
5 1 2 生活方式綠色化的現實選擇
5 2 生活方式綠色化的具體路徑
5 2 1 建立「粗放消費+精緻消費」的理性消費模式
5 2 2 減少直至杜絕浪費
5 2 3 實現綠色出行
5 2 4 推動綠色建築
5 2 5 做到垃圾分類投放
5 3 以服務為交易對象的生活方式
5 3 1 以產品為交易對象的效用損失
5 3 2 以服務為交易對象的消費的適恰性
5 3 3 產品數量的減少與服務量的增加
5 4 本章小結
第6章 實現綠色發展的保障條件
6 1 技術基礎的變革
6 1 1 經濟倫理與技術倫理
6 1 2 技術水平與綠色發展
6 2 信息傳遞方式的變革
6 2 1 信息傳遞方式的變革與經濟社會發展
6 2 2 信息無線傳輸和互聯網的發展與社會轉型
6 3 資源能源體系的變革
6 3 1 化石能源的使用價值的變化
6 3 2 大規模能源
6 3 3 分散式能源
6 3 4 不可再生資源體系
6 3 5 可再生資源體系
6 3 6 碳捕集與封存體系
6 4 社會組織結構的變革
6 4 1 能源的分散化、資源的平均化對社會組織轉型的影響
6 4 2 分散式能源、通信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於企業的影響
6 4 3 個人權利平均化對社會組織轉型的影響
6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