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孫武 姜建勇 978751394158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NT$28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ISBN:9787513941587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著編譯者:孫武 姜建勇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913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拿破崙的枕邊書!
影響世界的中國古代大智慧!
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謀略之書!
美國西點軍校和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人才培訓教材
唐太宗李世民:「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前半部分是孫子兵法,後半部分是三十六計。
忠於原著,合理改編。文中加入了譯文和註釋,搬掉了讀者的閱讀障礙,方便讀者閱讀。
鎖線精裝,封面特種紙,內文高檔純質紙,高顏值精緻裝幀。攤開閱讀,不掉頁。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等,是中國現存很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全書現存13篇,總結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戰爭經驗,揭示了一系列普遍性的軍事規律,形成了系統的軍事理論體系。《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作者簡介
孫武(約前545—約前470年),字長卿,尊稱為兵聖或孫子,又稱「兵家至聖」,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人,軍事家、政治家、哲學家,後為吳國將軍。孫武著有《孫子兵法》一書,此書是中國現存很早的兵書,其兵法被翻譯成英、法、德、日等多國文字,成為風行世界的兵書典範。

精彩書評
著名戰略家李德
李德•哈特的代表作《戰略論》 大量引用《孫子兵法》內容。
李世民
觀諸兵書,無處孫武。
松下幸之助
《孫子兵法》我每天都讀,只要能靈活運用它,公司才會發展得紅火。
拿破崙
倘若能早日看到這部書,我是不會失敗的。

目錄
孫子兵法
計篇
作戰篇
謀攻篇
形篇
勢篇
虛實篇
軍爭篇
九變篇
行軍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間篇
附錄一?孫子略解
始計篇第一
作戰篇第二
謀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勢篇第五
虛實篇第六
軍爭篇第七
九變篇第八
行軍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間篇第十三
附錄二?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卷上
卷中
卷下
三十六計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度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精彩書摘
【譯文】
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之術。所以,能打卻裝作不能打;能攻而裝作不能攻;要打近處,卻裝作要在遠處行動;要打遠處,卻裝作要在近處行動。敵人貪利,就用利引誘它;敵人混亂,就乘機攻擊它;敵人實力雄厚,就要注意防備它;敵人實力強勁,就暫時避開它的鋒芒;敵人衝動易怒,就要設法騷擾激怒它;敵人藐視我方,就要設法使其變得驕傲自大;敵人休整充分,就要設法使它疲睏;敵人內部團結,就要設法離間它;要在敵人沒有防備的地方發動攻擊,要在它意料不到的時候採取行動。這是兵家取勝的奧妙所在(其中的深意必須在實踐中方能體會),是無法事先傳授的。凡是在開戰之前就預計能夠取勝的,是因為籌劃周密,勝利條件充分;開戰之前就預計不能取勝的,是因為籌劃不周,勝利條件欠缺。籌劃周密、條件具備就能取勝,籌劃不周、條件缺乏就不能取勝,更何況根本不籌劃、沒有任何勝利條件呢!我們依據這些來觀察,勝負的結果也就很明顯了。
【點評】
《計篇》中提出了三條兵學原則:一、「校之以計」而後戰。即預先對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進行詳細研究;二、以「廟算勝」,即為實現上述基本條件而進行戰略準備與籌劃,從而提出了大戰略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思維;三、「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即靈活機動,提高作戰的能動性。「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是祭祀,「戎」就是戰爭。但我們研究戰爭,爭取贏得后勝利,不是為了戰爭本身,而是為了制止戰爭,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興盛、人民的生命安全。這種對戰爭性質的深刻認識,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且,這種對戰爭的認識,同樣可以運用到我們的人生和事業當中——人總會面臨諸如升學考試、就業選擇以至獨立創業等人生的重大選擇,它們關係到我們一生的幸福,故而必須做出正確的抉擇。在這種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精心研究一切主客觀條件,面對難得的機遇,一定要牢牢把握,這時候,我們也可以按照孫子提出的「五事」「七計」做出分析,努力為自己創造成功的條件。比如運用到學習上,「五事」中的「道」,指學習的目的和目標;「天」和「地」,指應當具備的客觀條件;「將」,指教師的教學水平;「法」,則指我們的學習方法。如果我們在學習中能對此進行全面分析,發揮優勢,改進不足,就能取得長足進步。人生大事亦如國家大事,不可不察。做好了這一點,我們就離自己的理想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實用謀略】
南唐滅亡的教訓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