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服之名-媒介中的文化意象 徐艷蕊 97873082372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以漢服之名-媒介中的文化意象
ISBN:9787308237260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徐艷蕊
頁數:2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86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漢服是對中國歷史上漢民族服飾的統稱。隨著經濟的繁榮,民族意識的增強,漢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受到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歡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生活中穿著漢服,漢服社團不斷增加,與漢服有關的商業活動也日益活躍。因此,了解漢服在當代的發展與流變,挖掘漢服運動對振興民族文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積極影響,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共十二章,對漢服的發展軌跡及時代特徵,漢服運動的活動空間及呈現形式,以及圍繞漢服展開的輿論爭議與學術研究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展現了漢服運動在當代文化中的意義。

作者簡介

徐艷蕊,文學博士,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副教授。從事文化研究。曾出版《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二十年》《媒介與性別:女性魅力、男子氣概及媒介性別表達》等著作。

目錄

第一部分 前世今生
第一章 華夏衣冠:何謂漢服
第一節 漢服的肇始:夏商周時期的服飾文化
第二節 絲綢走西域,高級面料流向民間:秦漢時期的服飾文化
第三節 胡漢交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文化
第四節 萬國來朝:隋唐時期的服飾文化
第五節 古典美學的極致:宋朝的服飾文化
第六節 等級分明:明朝的服飾文化
第二章 曲水流觴:漢服的消失與復歸
第一節 隱退于歷史幕後的漢服
第二節 翩然重臨的漢服
第三章 與子同袍:漢服社團
第一節 漢服團體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國內的漢服社團
第三節 海外漢服團體
第四章 一衣帶水:漢服與古風圈
第一節 古風音樂與漢服
第二節 古風文學與漢服
第二部分 灼灼其華
第五章 素手裁衣:漢服的民間製作
第一節 是誰在做漢服
第二節 漢服的製作流程
第三節 漢服製作範例
第六章 花想衣裳:漢服商業製作與銷售
第一節 漢服的國內商業製作模式
第二節 漢服商家營銷模式的成功範例
第三節 同袍訪談:我們怎樣買漢服
第七章 錦繡華裳:漢服走秀與表演
第一節 從街頭秀到漢服雅集
第二節 大舞台上的彩袖霓裳
第八章 鏡里春秋:漢服在古裝劇中的呈現
第一節 漢朝:《漢武大帝》中的深衣與紅裝
第二節 唐朝:《大明宮詞》中的袞冕和襦裙
第三節 宋朝:《清平樂》中的帝后冠服
第四節 明朝:《玉樓春》與明代的道袍、補服和襖裙
第三部分 百家爭鳴
第九章 新舊之爭:漢服的形制派、考據派和改良派
第一節 從臆造漢服到考據派的崛起
第二節 傳統服飾在現代的傳承:改良派
第十章 精彩紛呈:漢服在媒體上的發展軌跡
第一節 網站與貼吧
第二節 自媒體平台上的漢服話題
第十一章 探本窮源:有關漢服運動的學術研究
第一節 漢服運動的研究現狀
第二節 漢服運動研究中的爭論焦點
第三節 漢服運動研究與其他學科的交叉
第十二章 壯我華夏:漢服與傳統文化復興
第一節 民族服飾與民族身份
第二節 漢服與漢禮背後的價值觀之爭
參考文獻
附錄 漢服常見網路用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