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與制度-探索社會制度運作的內在機制 方欽 著 978710017060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47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觀念與制度-探索社會制度運作的內在機制
ISBN:978710017060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方欽 著
頁數:36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0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分類:經濟

讀者對象:高校經管專業以及研究機構學生、教師和研究人員,政府決策諮詢部門。

編輯推薦
作者不但在制度經濟學領域做了大量研究,而且在復旦大學教授多年經濟思想史,對經濟思想史上的各流派的觀點和理論都很熟悉,有宏大的視野和廣闊的理論知識。這是一本真正有獨立學術價值和理論思考的制度經濟學的學術專著。儘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 諾思在晚年注意到了觀念在人類社會制度變遷中的作用,認為文化觀念是制度變遷的最終源泉,但是他只是在理論上提出了這一點,到期晚年他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專門展開解釋這一點,而方欽的這本學術著作則從東西方社會的大範圍的歷史比較中具體展開分析了這一點,因而有其獨立的學術價值,為新一代中國經濟學人學者的獨闢蹊徑的理論探索。推薦出版這本專著。

作者簡介
方欽,復旦大學西方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師研究成果包括:譯著:(1)薩格登,《權利、合作與福利的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 (2)科爾曼,《經濟學及其敵人:反經濟學理論2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論文:(1)方欽、韋森,2006,「經濟學中的理性主義」,《學術月刊》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6年第8期全文轉載】;(2)方欽,2006,「可能世界中的選擇:紐康姆難題」,《社會科學戰線》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6年第9期全文轉載】;(3)方欽,2008,「從社會規則到個人道德——論薩格登關於慣例的演化博弈論分析」,《社會科學戰線》第6期;(4)方欽,2010,「中國的『傳統』與『現代』」,《讀書》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0年第8期全文轉載】;(5)方欽,2010,「小農經濟與儒家信仰——審視中國傳統社會的經濟與宗教」,《學術研究》第12期【「人大複印資料」,《經濟史》2011年第3期全文轉載】;(6)方欽,2013,「經濟分析中文化的表詮及其意義」,《南方經濟》第5、6期【「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13年第10期全文轉載】;(7)方欽,2016,「制度:一種基於社會科學分析框架的表詮」,《學術月刊》第2期;(8)方欽,2016,「傳統中國社會財產權利的性質——以清代閔北土地買賣文書為例」,《南方經濟》第12期;(9)方欽、蘇映雪、李鈞,2017,「公共品的起源、論題與邏輯」,《南方經濟》第12期。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題是剖析社會制度運行的內在結構,特別是構成真實世界之「制度性事實」的主觀要件,如個人觀念、社會信念、宗教信仰等因素,如何影響社會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變遷。就目前主流經濟學界的狀況來說,大多數學者們的研究往往流於形式化的技術處理,即認為所謂「制度」不過就是減少交易費用的工具而已。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這造成了經濟學制度分析理論和實際的嚴重脫節。譬如說,經濟學家構建模型和實證檢驗「最優的」制度,但是現實世界許多社會長期存在著「無效率的制度」,這又如何解釋?又譬如,經濟學家說能夠存在的制度必然是降低交易費用的,但現實中大量制度不僅沒有降低交易費用反而增加了交易費用。本書的主要觀點是「制度」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而非是某個最優化模型的工具變數。研究真實世界的社會制度必須擺脫那種「資源配置最優化」的固有思維,回歸到亞當 斯密意義上的「交易的經濟學」立場上,分析制度性事實下各個構成要件——行為主體、行為主體的行動模式、行為主體的主觀特徵——的基本性質。其中,又以行為主體的主觀特徵最為重要,因為這是構成不同社會制度模式的核心特徵,也是解釋制度變遷的關鍵。本書的內容圍繞制度的界定及其分框架展開,具體來說可分為三部分:(1)社會制度分析的一般理論框架,在這一部分筆者對制度作出了不同於主流學界的一個分析式定義;(2)產權制度的定性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具體案例的分析,即應用第一部分所界定的制度概念來具體解釋中國和歐洲社會的產權制度的相同與差異之處;(3)制度與觀念的協同演化,在本書的第三部分將具體來分析制度的主觀要件如何影響歷史上重要的制度變遷過程,包括中世紀經濟觀念之轉變、近代經濟模式(資本主義制度)的興起、中國傳統社會制度內卷式的發展三個領域的研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