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硯-《四庫全書》硯書七種 (宋)米芾 等著 978710016513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1,0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說硯-《四庫全書》硯書七種
ISBN:978710016513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宋)米芾 等著
叢書名:欽定四庫全書
頁數:492頁(繁體豎版)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93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分類:文獻/文化

說千年硯史,摹傳世名硯 —— 一部以《西清硯譜》描摹歷代硯史的圖文典籍

讀者對象:傳統文化愛好者等大眾讀者

作者簡介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 高似孫(1158-1231),字續古,號疏寮,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著有《疏寮小集》《剡錄》《子略》《蟹略》《騷略》《緯略》等。

內容簡介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36000餘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 《說硯》輯錄《四庫全書》關於硯題材的七個品種組成,分別是《硯史》《歙州硯譜》《歙硯說》《辨歙硯說》《端溪硯譜》《硯譜》《硯箋》,並從《西清硯譜》中選刊二百二十八幅手繪插圖相配。全書以龔鵬程手書前言開篇,簡述硯譜之形成與歷史沿革及古硯之緣起。 《硯史》一卷,作者米芾是宋代書畫大家,所以石硯之優劣,皆出親試。該書論述能獨得硯理,所論歷代製作之變,考據尤極精確。是書首冠以用品一條,論石之當以發墨為高。后附性品一條,論石質之堅軟。樣品一條,則備列晉硯、唐硯以迄宋代形勢之不同。中記諸硯,自玉硯至蔡州白硯,凡二十六種,而於端、歙二石辨之尤詳。 《歙州硯譜》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中分采發、石坑、攻取、品目、修?、名狀、石病、道路、匠手、攻器十門,詳細記述了歙硯的開鑿成造之法。 《歙硯說》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專論歙硯的紋理、星暈,凡二十七種,辨別頗為詳細。 《辨歙硯說》一卷,不著撰人名氏。 《端溪硯譜》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主要論述了硯石的產地、石質、石眼,次論價次和形制,終以石病。此譜所載,於地產之優劣,石品之高下,皆剖晰微至,可以依據。 《硯譜》為雜記體例,不著撰人名氏。全書分李後主硯、右軍風字硯、紅絲石、鳳咮石、端硯、鴝 鶴眼、子石、端溪、活眼死眼、龍尾石等,凡三十二條。 《硯箋》四卷,宋高似孫撰。是書第一卷專論端硯,分子目十九。中硯圖一類,列四十二式,注曰歙石亦如之,然圖已不具,意傳寫佚之也。第二卷專論歙硯,分子目二十。第三卷雜述諸品硯,凡六十五種。第四卷則匯錄前人有關硯之詩。該書撰於南宋嘉定年間,成書較晚,得以遍采諸家之說,故敘述頗為詳核。 除彙編上述文本插圖外,還精選歷代書法珍品作為插頁,圖文並茂,具有可讀性、趣味性和收藏價值。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