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跨文化對話 (第38輯) ISBN:978710016059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樂黛雲 (法)李比雄 錢林森 執行 頁數:46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2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跨文化對話》旨在推進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這一宗旨依然體現在第38輯的選目中。 樂黛雲,李比雄主編的《跨文化對話(第38輯)》共約40萬字,分為5個板塊:「論稿」、「文學動態:2015年度的世界文學」、「訪談」、「書評」、「簡訊」,附錄有「贈書鳴謝」「」。共收入戴錦華、王向遠等中外學者的文章。本輯的特點是文學研究比重最大,集中在中外文學交流史、敘事學、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等領域。中青年作者較多,成果富有前沿性和先鋒性,反映出比較文學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作者簡介 樂黛雲,1931年1月出生於貴陽,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北京大學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全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深圳大學中文系主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著有《比較文學原理》《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Intellectuals in Chinese Fiction(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La Nature(自然)》《跨文化之橋》《國外魯迅研究論集》等。目錄 論稿儒家與社會 后革命的幽靈 黑格爾「東方-西方」劃分的全面化與絕對化 呂西安·博達爾:有待重新發現的旅行作家 清末民初域外旅行者、留學生文學敘事中的「法國意象」及其文化隱喻 「包法利」三部翻譯文本——譯者主體性研究 《西哈諾》在中國20世紀20-30年代的譯介與接受 《人之初》:文本、劇場與戲劇改編 認同與距離——大革命戲劇《愛與死的搏鬥》在中國 「聆聽」與「透視」:簡論中西敘事閱讀理論的方法論差異 論中國古代「無名氏」戲劇創作 試論讀者對18世紀英國小說敘事傳統形成的影響 中國古典詩歌的隱含作者 中西口頭敘事傳統與文化傳承 中西私修家譜敘事初探 文學動態:2015年度的世界文學 世界文學,如何祛霾? 非洲文學的未來情緣 拉丁美洲的時間之口 北美文學的虛虛實實 日本文學的二?一五 文以氣骨作世界之聲——南亞文學一瞥 西亞文學 東南歐文壇的現實 北歐文學一瞥 想象東方與走進亞洲——澳大利亞的東方遊記 訪談 與中國現代文學結緣四十載——訪安必諾、何碧玉 書評 中外文學交流史的「僑易學」 文學交流史中的僑易語境 僑易、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以錢林森著《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法國卷》為例 中外文學交流史的僑易視域——葉雋著《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北歐卷》 簡訊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中東歐卷》輸出塞爾維亞語和波蘭語版權 《中外文學交流史》(17卷)的緣起與實現 作家傳記研究的多元化思考:2016年「第二十三屆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年會」會議綜述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十二屆年會在河南大學召開 贈書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