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理性審視-20世紀中國文化語境中的茅盾 ISBN:978710016702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王嘉良 著 叢書名:麗澤人文學術書系 頁數:370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8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對中國現代文學大家茅盾,人們向來都有很高評價,但自「重寫文學史」以來,對茅盾的研究與評價卻發生嚴重傾斜,於是就有對茅盾的種種誤讀,諸如作家評價的單一政治闡釋、「純文學標準」的評價錯位、評論作家的單向思維模式等。由此看來,將作家置於20世紀中國複雜文化語境中進行分析,至關重要。透過對茅盾的歷史審視,我們從這位文學大家的藝術選擇中,看到了作為人文知識者的作家不可或缺的現實關懷和歷史擔當,折射出現實主義在中國有著最廣闊的前景。作者簡介 王嘉良,1942年7月生,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人,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中國茅盾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承擔並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4項、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0餘項,有13項科研成果獲省人民政府獎。出版《茅盾小說論》《現代中國文學思潮史論》《王嘉良學術文集》等學術著作20餘部。1993年獲全國首屆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教師獎二等獎,同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目錄 緒論 被誤讀的茅盾第一章 文化背景:文化思想探源及其日漸「定型」 一、維新文化:茅盾文化思想的生成起點 二、取精用宏:早期文化思想的開闊性與駁雜性 三、博取中的選擇:文化思想的日漸「定型」 第二章 「矛盾」人生:特定歷史文化語境中的審視 一、「茅盾前」:文學與政治的交錯與契合 二、「茅盾時」:複雜時勢中自我選擇的兩難 三、「茅盾后」:在矛盾運動中的「迂迴而進」 第三章 作家本色:「文人從政」心態與獨特呈現方式 一、「綜合體」茅盾的作家、文學家本色定位 二、典型範式:潛行於政治與文學之間 三、知識文人的複雜樣態與茅盾的「文人從政」心態 四、文學家茅盾介入政治的獨特呈現方式 第四章 創作文本:政治文化內涵與其多重意義生成 一、「政治文化」視閾中的文學政治化傾向 二、「民族政治」與現代民族國家想象 三、「階級政治」與革命、階級的言說 四、對文學表現「小資產階級」階層的關注 五、政治視野中的「個人想象空間」拓展 第五章 20世紀文化語境與茅盾的持守現實主義 一、現實主義:複雜文化語境中的審慎選擇 二、現實主義在我國的曲折流變與茅盾的選擇之路 三、堅定持守現實主義及其產生的正負效應 四、現實主義的「創造原點」意義與重要建樹 第六章 茅盾「創作模式」:特定文化語境中的創作范型 一、模式生成:並非隨意為之的創作轉型 二、評價模式:置於特定文化語境中的分析 三、理性審視:對模式藝術要求的考量 四、「創作模式」的評價與「模式化」批評的誤導 第七章 「理性化」創作中的獨特藝術訴求 一、《子夜》創作例證:對理性與藝術「相剋」的防範 二、「寓於形象」的思維:把創造形象「尊為第一義」 三、追求「形式」完滿:調動多種藝術手腕克服理性制約 四、借鑒歐洲「正宗」現實主義的小說敘事藝術 結語 文學大家茅盾給予後世文學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