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0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深圳經濟特區的政治發展 (1980-2010) ISBN:978710007220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陳家喜 黃衛平 等著 叢書名:紀念中國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叢書 頁數:31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1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本書從深圳經濟特區的確立,行政體制、幹部制度、社區治理、基層民主、公民參与、黨的建設,以及政治體制改革等八個維度,對深圳政治發展的歷史進程與重要事件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梳理和總結。透視深圳政治發展三十年的歷程,有助於認識中國改革開放的政治邏輯。 作者簡介黃衛平 深圳大學教授,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主要學術研究範圍為當代中國政治;主要學術著作有《中國鄉鎮選舉改革研究》、《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縱橫談》、《歷史回顧與現實思考極左現象研究》等;主編《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政治學與公共管理論叢》、《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學術文庫》、《中國地方治理與政治發展實證研究叢書》等。 目錄序言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與發展的政治意義 一、中國為什麼要創設「經濟特區」 二、「經濟特區」是否現在還存在? 三、中國為什麼還保留「經濟特區」? 四、經濟特區的本質是「中央授權的改革先行試驗區」 五、深圳經濟特區的政治效應 結語 導論 一、深圳經濟特區:窗口、試驗田和排頭兵 二、深圳經濟特區的特性 三、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的政治審視 第一章 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一、先行一步: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 二、深圳特區的政府體制 三、特區中的「特區」:蛇口工業區的興衰 四、經濟特區的政治爭議 第二章 行政體制的優化 一、「特區時代」(1980—1993):使命驅動的黨政機構改革 二、「后特區時代」(1993—2001):利益主導的行政行為改善 三、「新特區時代」(2002— ):競爭壓力下的政府體制創新 四、深圳行政改革前瞻分析 第三章 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單項制度改革階段 二、綜合改革階段 小結 第四章 社區治理體制的變革 一、基層政權的變遷 二、社區治理模式的創新 三、社區體制的結構類型 四、城市社區發展的困境 第五章 基層民主的推進 一、蛇口「試管」的選舉實驗 二、農村基層群眾自治 三、「三輪兩票制」:大鵬鎮鎮長選舉改革 四、城市社區選舉深入推進 小結 第六章 公民自主政治參与 一、案例描述與參与行動 二、基本特點與現實影響 三、應對舉措與政策建議 小結 三、黨內民主建設的深化 小結 第八章 政治改革的探索 一、2008年深圳「政改草案」的特點 二、2008年深圳「政改草案」出台的背景 三、從2008年深圳「政改草案」淺析中國政治 結論 一、經濟特區的政治發展 二、中同改革開放的政治邏輯 附錄 深圳政治大事記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