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照樓論文集 (精) 馬茂元 著 978710015123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61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7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晚照樓論文集 (精)
ISBN:978710015123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馬茂元 著
叢書名: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
頁數:30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4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于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誌之一,也開啟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
其後,商務印書館一直與中華現代學術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鮮明原創精神並富於學術建樹的經典著作,諸多開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館首次問世。這些學術經典的出版,使本館得以**現代學術發展,激動社會思想潮流,參与民族新文化的構築,也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榮光。
1949年以後,本館雖以迻譯世界學術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側重,但原創學術著作的出版從未止步。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叢書立足於精選、精編、精校,冀望無論多少年,皆能傲立於書架,更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昭示中華學術與世界學術於思想性和獨創性上皆可等量齊觀,為中國乃至東方學術在世界範圍內贏得應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代學術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於文化積累,也便於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諸位學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兩個甲子后的今天,商務印書館義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傳承前輩的出版精神,迎接時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們責無旁貸。

目錄
論《九歌》
關於《離騷》時代問題的商榷
從漢代關於屈原的論爭到劉勰的《辨騷》
論《古詩十九首》
說《通變》
唐詩札叢
讀兩《唐書·文藝(苑)傳》札記
論駱賓王及其在「四傑」中的地位
——為重印《駱臨海集箋注》作
論《戲為六絕句》
思飄雲物動律中鬼神驚
——論杜甫和唐代的七言律詩
談杜甫七言絕句的特色
李商隱和他的政治詩
玉谿生詩中的用典
從嚴羽的《滄浪詩話》到高?的《唐詩品彙》
略談明七子的文學思想與李、何的論爭
王世貞的《藝苑卮言》
《薑齋詩話》中論自然景物的描寫
桐城派方、劉、姚三家文論評述
後記
馬茂元先生學術年表
馬茂元與《晚照樓論文集》

精彩書摘
《晚照樓論文集(120年紀念版)》:
《大司命》所表現的正是人們對生命問題的一種看法。人生無常,死亡隨時在威脅著。天下之大,同樣是人而壽夭不齊,這似乎是一個不可理解的問題;司命之神就是在這樣一個不可理解的意念中產生的。但人們是熱愛生活的,為了永命延年,就不得不帶著虔誠而迫切的心情向神祈福。司命之神列入楚國民間祭祀,正是這種普遍的社會意識的反映。可是祈禱永年,僅僅是人們的主觀願望;祈禱的效果,究竟是徵驗無憑。《大司命》所塑造的神的藝術形象,正是冷酷、嚴肅和神秘的化身,它深刻地說明人們在壽命問題上一種矛盾的、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最後以「人命有當」、「若今無虧」作結,足見人們對待生活態度仍然是樂觀而現實的。
關於《少司命》的內容,應該從兩個方面去理解:開頭六句和結尾四句遙相呼應,包舉全篇,是對少司命正面的禮讚。說她時時為了人們的子嗣問題而「愁苦」。她嚴守住她的崗位,「撫彗星」,「竦長劍」,來保護兒童,從而取得人民的崇敬。這正反映了人民對新生一代的熱愛與關懷,用意非常明確。中間幾節描寫人神愛戀之情,從詩歌的主題來看,是駢枝;就詩歌的結構言,是插曲。這兩方面的內容,不可混為一談;但也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因為構成少司命這一美麗女神溫柔而又勇敢、洒脫而又纏綿的光輝形象,正是這兩方面內容的結合。
《九歌》中祭祀的神祗,它們在人民心目中所形成的概念不是某種自然現象就是某種社會人事問題的反映。其中往往有著一些有關的神話傳說作為它們的具體內容,這就使得祭神的歌辭不僅僅停留在單純的稱頌和祈禱上面;《九歌》之所以不同於一般的祭歌,正在於此。《大司命》篇雖然說來說去都是有關人的壽命問題,但「折疏麻」、「結桂枝」的語氣,多少含有一些人神戀愛的因素。《少司命》中間幾節,更顯然是一首纏綿宛轉絕妙的情歌。作者這樣處理題材,不難想象,也是有著當時在民間廣泛流傳的而且是與主題有關的神話故事作為背景的。但限於現存的歷史文獻資料,無從作出十分具體的確切不移的說明;可是它的精神實質仍然可以體會。
大司命是一位嚴肅的男神,少司命是一位溫柔的少女。在豐富而動人的描寫里,雖然涉及愛情問題,但始終沒有離開司命神這一基本特徵。郭沫若強調本篇的戀歌部分,忽略了前後兩節的正面禮讚,因而把少司命說成司戀愛的處女神。但司戀愛的女神怎麼能稱之為少司命,而且與總管人類壽命的大司命對舉並列呢?這是值得商榷的。至於把《大司命》通篇都譯成大司命追求雲中君的語氣,也覺不妥(均見《屈原賦今譯》譯文和注文)。這類出於懸想的新奇的看法之所以產生,只是由於作品本身所依據作為背景的神話故事已經失傳,而說者又不肯闕疑的緣故。
以上五位神祗,和人民的現實生活有著比較直接的關聯,但這絕不足概括人們精神世界的全部面貌。《九歌》里更為複雜而廣闊的思想內容,更為豐富多彩而具有特徵性的地方情調和藝術風格,則表現在《湘君》、《湘夫人》等篇里。

前言/序言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于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誌之一,也開啟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
其後,商務印書館一直與中華現代學術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鮮明原創精神並富於學術建樹的經典著作,諸多開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館首次問世。這些學術經典的出版,使本館得以引領現代學術發展,激動社會思想潮流,參与民族新文化的構築,也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榮光。
1949年以後,本館雖以迻譯世界學術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側重,但原創學術著作的出版從未止步。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叢書立足於精選、精編、精校,冀望無論多少年,皆能傲立於書架,更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昭示中華學術與世界學術於思想性和獨創性上皆可等量齊觀,為中國乃至東方學術在世界範圍內贏得應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代學術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於文化積累,也便於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諸位學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兩個甲子后的今天,商務印書館義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傳承前輩的出版精神,迎接時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們責無旁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