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從手藝人到神聖藝術家-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階層的興起 (精) ISBN:978710016647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劉君 著 叢書名:四川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專項經費資助優秀 頁數:39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6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作為手藝人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如何轉變為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家? 劉君著的《從手藝人到神聖藝術家(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階層的興起)(精)》從藝術文化史的路徑,通過考察藝術作坊的運作和經營、藝術品的用途和功能、藝術生產中藝術家與贊助人的合作和談判、人文主義藝術理論與藝術家觀念的興起和發展,以及藝術家教育的變革,揭示了促進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和藝術家誕生的社會文化機制。作者簡介 劉君,山東鄒平人,歷史學博士。現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世界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歐洲藝術史與歐洲社會文化史。主要譯作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社會》(東方出版社2007年版)、《威尼斯與阿姆斯特丹:十七世紀城市精英研究》(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另在《歷史研究》《新美術》等刊物發表文章十余篇。目錄 引言第一章 傳統圖景中的藝術家 第一節 古代和中世紀的藝術觀念及三門藝術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第二節 手藝人與英雄:古代和中世紀的藝術家形象 第二章 傳統與創新:藝術家的工作和生活 第一節 藝術家兄弟會和行會 第二節 藝術作坊 第三節 從作坊到工作室:15世紀中期以後作坊實踐的變化 第三章 藝術品的功能和用途 第一節 虔誠和贖罪:宗教儀式和崇拜語境下的宗教藝術 第二節 藝術與政治塑造和政治打擊 第三節 記憶、自我塑造和區分:藝術品的社會意義 第四節 從圖像到藝術:趣味和審美的興起 第四章 贊助人、藝術家和觀眾的合作與談判 第一節 文化贊助與庇護制 第二節 贊助人、觀眾與藝術家在藝術製作中的角色 第三節 自由藝術品市場和藝術收藏 第五章 從手藝人到天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身份和形象的建構 第一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觀與藝術家身份的建構 第二節 藝術家的自我意識和形象塑造:藝術家的簽名和自我肖像 第六章 從作坊到學院:藝術家教育的變革與藝術家的現代轉型 第一節 藝術活動的理論化:「比較論」和「設計藝術」 第二節 從人文學者的學院到藝術家的學院 第三節 佛羅倫薩設計學院 結語 參考文獻 插圖 目錄 主要人名譯名對照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