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1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康德的知識學 ISBN:978710007456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齊良驥 著 叢書名: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第二輯 頁數:x,502頁,2頁圖版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6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齊良驥先生是我國最有成就的康德學者,對於康德哲學有相當精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康德的知識學》是作者幾十年康德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無論分析與證明,批判與另立新說,都有令人信服的根據,是一部代表漢語學術圈康德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全書分兩編,共七章。第一編研究康德哲學的感性學說,內容包括「感性自身形式」、「空間、時間」等。第二編研究知性學說,內容包括「知性的形式、範疇」、「什麼是對範疇的先驗演繹」、「範疇的先驗演繹」、「范型的中合作用」和「範疇的運用於可能的經驗:自然科學的基本原則——『先驗原則』」。內容簡介 目錄 第一編 感性第一章 感性自身的形式 §1 感性的特性 §2 亞里斯多德論感性的被動性與感性自身具有的特定條件 §3 霍布斯、洛克和萊布尼茨 §4 批判哲學的出發點 §5 了解感性的基本理論的途徑和與感性相關的一些重要概念 §6 不是由於對象刺激而出現的感性表象 §7 康德早期的空間理論 §8 批判哲學形成的重要關鍵:空間時間的先天性 第二章 空間、時間 §1 感覺表象的普遍的、必然的條件 §2 外感官與內感官 §3 空間時間的表象不是從經驗抽引來的經驗概念 §4 空間時間表象的來源問題 §5 空間時間是先天的表象 §6 空間時間不是概念,是直觀 §7 空間時間是先天的直觀 §8 作為先天直觀的空間表象是(歐幾里得)幾何學的基礎 §9 是不是循環論證? 「 §10 幾何學在純直觀中構造概念 §11 幾何學的客觀有效性 §12 時間表象與算術以及動力學的關係 §13 總結空間時間表象的本質 §14 對空間時間表象的本質的說明:1 顯現與物自身 §15 對空間時間表象的本質的說明:2 外直觀 §16 對空間時間表象的本質的說明:3 內直觀,時間是一切顯現的先天的形式的條件 §17 對空間時間表象的本質的說明:4 先驗的觀念性與經驗的實在性 §18 從歷史看康德空間時間理論的特點:1 與牛頓和萊布尼茨客觀的時空觀的對立 §19 從歷史看康德空間時間理論的特點:2 與巴克萊、休謨和亞里斯多德、笛卡爾、斯賓諾莎時空觀的區別 §20 「不能重疊的對應物」 §21 「藍色眼鏡」? §22 康德的空間時間觀點的哲學意義 第二編 知性 第三章 知性的形式:範疇 §1 知性與感性 §2 知性:判斷的能力 §3 一般知性活動的核心:概念 §4 判斷的形式 §5 先驗邏輯 §6 知識的內容與綜合 §7 範疇與判斷 §8 範疇表的辯證法 第四章 什麼是對範疇的先驗演繹? §1 先天的表象(空間、時間和範疇)與天賦觀念的區別 §2 「演繹」 §3 何以要進行對範疇的先驗演繹? §4 先驗演繹是知識學的新的方向 §5 「對象」與「客體」 第五章 範疇的先驗演繹 §1 B版的《範疇的先驗演繹》表現康德更發展的觀點 §2 綜合作用 §3 綜合作用的三要素 §4 把捉的綜合 §5 想像作用的再生綜合 §6 概念中的認定的綜合 §7 綜合作用的基本方面 §8 統一性與統覺 §9 統覺與綜合。 §10 統覺的分析的統一性與綜合的統一性 §11 客體不是物自身 §12 客體的特性 §13 統覺的綜合統一性與客體 §14 統覺的客觀統一性與主觀統一性 §15 統覺的客觀統一性與判斷 §16 一切感性直觀必定從屬於範疇 §17 範疇的應用與想像力 §18 範疇與自然界的規律 §19 範疇的應用範圍只限於經驗的對象 §20 能否認識作為認識主體的「自我」? §21 先驗演繹的總結 第六章 范型的中介作用 §1 知性與判斷力 §2 範疇應用於顯現的可能性條件 §3 先驗的范型 §4 量的範疇的范型 §5 量的範疇與數、時間的產生 §6 質的範疇的范型 §7 關係範疇的范型 §8 樣式範疇的范型 §9 範疇與范型 §10 范型論的知識學意義 第七章 範疇的運用於可能經驗:自然科學的基本原則——「先驗原則」 §1 先驗原則的論證與先天綜合判斷的可能性 §2 先驗原則的論證方法 §3 構成綜合判斷的基礎:「第三者」 §4 知識的客觀實在性 §5 經驗的可能性、 §6 先天綜合判斷的可能性 §7 純知性的原則的實質 §8 純知性的原則的體系 §9 對「直觀的公理」(Axiome der Anschauung)的論證 §10 廣延的量 §11 量的原理對數學的客觀有效性的進一步論證 §12 對「知覺的預知」(Antizipationen der-Wahrneh mung)的論證 §13 感覺與知覺 §14 感覺的內強的量 §15 內強量的連續性 §16 內強量的連續性與知性的綜合 §17 內強量與廣延量的關係 §18 什麼是經驗? §19 一般經驗的可能性條件:對「經驗的類推」的一 般論證 §20 實體(「第一類推:實體的常在原則」) §21 因果性(「第二類推:以因果律為依據的時間順序原則」) §22 實體的交互作用(「第三類推:按照交互作用或聯合體規律的同在原理」) §23 關於可能性、現實性、必然性的知性原則(「一般經驗思想的設准」) 後記 附錄總體方面的設想、計劃、方針等 齊良驥先生學術年表 重讀《康德的知識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