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語言知識更新研究 張普 著 978710005925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15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09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動態語言知識更新研究
ISBN:978710005925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張普 著
頁數:403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32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北京語言大學張普教授的第三部個人選集,收錄了他的與「動態語言知識更新」研究有關的論文19篇,附錄7篇。分為五個部分,涉及作者在總結上個世紀國內外語言資源建設的基礎上,對新世紀的語言資源研究的深入思考,並分別論述了對「動態語言知識更新」研究的理論、方法論、實踐和相關的研究與成果。作者力主建立「動態流通語料庫」;在語言研究的時間觀的爭議中,強調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雙重,並基於現代大眾傳媒的發展,提出「共時中有歷時和歷時中有共時」的「相對時間觀」;對於語感進行了一些基本分類,提出通過測量大眾傳媒的流通度這個「白箱」來相似計算大眾語感這個「黑箱」,提出計算機的「語感模擬」,把重要的語言規律「約定俗成」推向可計算。

作者簡介

張普,男,1966年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專業畢業。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中文教學現代化學會理事長、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 曾參加《漢語大字典》編纂,教授《現代漢語》、《漢語信息處理概論》等果程。研究涉及漢字編碼、漢字字形庫建造 漢字部件分析統計、漢語語料庫的建設、漢語自動分詞、漢語古籍整理研究現代化等領域。在北京語言大學期間主要從事普及型漢字輸入方法研究、漢語信息處理術語國家標準研製、漢字部件國家標準研製、信息處理用現代漢語語義分析、多媒體光碟評價、漢語教學課件製作、網路遠程漢語教學等領域的研究。著有《漢語信息處理研究》、《漢字編碼鍵盤輸入文集》等,主編《中華小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分卷》、《對外漢語教學與現代化教育技術》等。 近10年來致力動態流通語料庫建設和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提出了「共時中有歷時和歷時中有共時」的「相對時間觀」以及計算機的「語感模擬」等創新觀點,在動態流通語料庫建設的理論、方法論、實踐方面均有建樹。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思考篇
關於大規模真實文本語料庫的幾點理論思考
關於語感與流通度的思考
關於網路時代語言規劃的思考
信息處理用語言知識動態更新的總體思考
關於漢語語料庫的建設與發展問題的思考
第二部分 控制論篇
控制論與語言學的關係極其密切——主持人的話
關於控制論與動態語言知識更新的思考
關於種族信息量的測定與語感模擬
關於「約定俗成」的約定俗成
第三部分 理論篇
語言信息處理領域的一個新的命題——主持人的話
論歷時中包含有共時與共時中包含有歷時
關於動態語言知識更新與流通度問題
當前字、詞、語量化研究的五個深化方向
第四部分 應用篇
1997中文報紙媒體流通度分析
流通度在IT術語識別中的應用分析——關於術語、術語學、術語資料庫的研究
基於DCC的流行語動態跟蹤與輔助發現研究
「突發事件」專題解讀——兼評「2004中國主流報紙十大流行語」發布
2005新增「教育類」「安全專題」「聯合國專題」解讀——兼評「2005春夏季中國主流報紙十大流行語」
字母詞語的考察與研究問題
第五部分 附錄篇
語言的意義及其獲取
關於「監控語料庫」的評述
古代漢語語料庫建設
現代漢語語料庫建設
漢語字頻和詞頻研究
論多媒體技術在語言信息處理中的作用
語言的多媒體性與多媒體語言知識的作用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