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重新發現法家 ISBN:978710016553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程燎原 著 頁數:4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8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重新發現法家》主要探討中國法家學史的一個重要階段:中國近代的法家學研究與法家思想的復興。為了突出這一主題,本書不作全史的考察,而是選取其中的一些重點片斷。基本上,這是一項介於學術史與思想史之間的工作,以求多層面、多角度地分析中國近代「法家研究史」「法家評說史」「法家重估史」乃至「法家開新史」的主要立場與方法、脈絡與路線。 本書的重點在於,圍繞《勸學篇》引發的論爭分析法家在晚清的解放,探索晚清的法家學與法治主義,剖明中國近代論評法家「法治」思想的路向與歧見,梳理常燕生的生物史觀與新法家思想,討論陳啟天的法家復興論及其新法治觀,挖掘近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法家學研究。透過達些內容,展現法象在近代中國被重新發現的基本背景與多元圖景。作者簡介 程燎原,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1982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專業。主要研究領域為法治理論和中國法思想史,出版《法治論》(與王人博合著)、《權利論》(與王人博合著)、《從法制到法治》、《中國法治政體問題初探》等多部著作,並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近年來研究重點為法治政體與中國的法家學問題。目錄 引言中國傳統內的法家論評 一、圖霸與佐治:法家之功業 二、殘刻與異端:法家之罪孽 附錄 大變局與「西學東漸」:重新發現法家的契機和思想資源 一、近代中國的大變局與法家學的回應 二、「西學東漸」與法家學的復興 法家的解放:以《勸學篇》引發的論爭為中心 一、「破道」的法家:張之洞等對法家的貶斥 二、「法家之善」:章太炎等對法家的辯白 三、法家的初步解放 晚清的法家學與新法治主義 一、方法與人物的限定 二、晚清法家學對法家的表彰 三、晚清法家學對法家「法治主義」的命名與闡釋 四、晚清法家學中「新法治主義 五、「新法治主義」的開新意義:概念植入與新觀念 「洋貨」觀照下的「故物」:中國近代論評法家「法治」思想的路向與歧見 一、「洋貨」觀照下的「真」法治思想:以梁啟超為主 二、「洋貨」觀照下的「偽」法治思想:蕭公權的論評 三、「洋貨」觀照「故物」的理據、意義與限度 常燕生:中國的起死回生與「新法家思想 一、「生物史觀」下的近代國家與中國的根本問題 二、中國的起死回生之道:新法家思想 三、新法家思想的底色:常燕生對民主政治與法治的片思 四、一個筒評 陳啟天:法家的復興及其新法治觀 一、「新戰國時代」、「近代國家」與法家的復興 二、追求民主與法治的新法家 三、「法治人治合一」的新法治觀 四、歸本于新國家主義 法家學的新篇章:近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法家研究 一、唯物史觀學派及其法家學研究史略述 二、唯物史觀學派對法家的認知及其評價 三、唯物史觀學派對法家「法治」思想的闡釋 四、唯物史觀學派研究法家學的方法論貢獻 中國法理學的「發現」:「中國法理學史」在近代的創建 一、「中國法理學史」的興創 二、「中國法理學史」的三個典型文本 三、「中國法理學」之「發現」的意義 先秦法家「法治」概念再釋 一、為什麼成為一個問題 二、古代漢語典籍中的「法治」語詞、概念 三、先秦法家「法治」概念的基本內涵 四、簡單的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