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對世界的當代思考 (精) 9787100162159 (德)沃爾夫岡.韋爾施 著 熊騰 等譯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26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美學與對世界的當代思考 (精)
ISBN:978710016215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德)沃爾夫岡.韋爾施 著 熊騰 等譯
叢書名:復旦中文系文藝學前沿課堂系列
頁數:181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7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分類:美學

一部美學研究者不應繞過的作品。

讀者對象:大中院校中文、哲學專業學生、研究者

編輯推薦
德國詩人海因里希 馮 克萊斯特曾說:要想進入天堂,人們必須在週遊世界之後再來看看,天堂是不是在身後敞開的。中國要樹立自己的美學傳統,甚或說,想重新確立自己的美學傳統,也必須借鑒西方美學。本書是德國著名美學專家沃爾夫岡 韋爾施在復旦大學的九份演講稿之集結,以人類學美學、席勒美學、演化論美學觀、跨文化美學、音樂美學等論題展開,向中國讀者介紹其最新的美學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沃爾夫岡 韋爾施(Wolfgang Welsch),生於1946年,耶拿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現居柏林。曾執教於班貝克大學(1988—1993)、馬格德堡大學(1993—1998)、耶拿大學(1998—2012),並曾在紐倫堡大學(1987)、柏林自由大學(1987—1988)、柏林洪堡大學(1992—1993)、斯坦福大學(1994—1995、2000—2001)、埃默里大學(1998)任訪問教授。曾獲1992年度馬克思普朗克研究獎、2016年度國際美學獎。 韋爾施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認識論和本體論、人類學理論、進化理論、美學和藝術理論、文化哲學以及當代哲學;喜愛的哲學家有赫拉克利特、亞里士多德、黑格爾。韋爾施教授最近的研究成果是關於人類的進化論觀念,包括自然進化論和文化進化論。 主要出版物:Aisthesis (1987); Unsere postmoderne Moderne (1987, 7th ed , 2008;中文版:《我們的後現代的現代》,商務印書館,2004);Asthetisches Denken (1990,8th enlarged ed , 2017);Vernunft(1995, 4th ed , 2007);Grenzgange der Asthetik(1996); Undoing Aesthetics(1997;中文版:《重構美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Immer nur der Mensch?(2011);Blickwechsel — Neue Wege der Asthetik(2012;中文版:《視角的轉變——美學的新路向》,河南大學出版社,2018);Mensch und Welt(2012);Homo mundanus — Jenseits der anthropischen Denkform der Moderne(2012, 2nd ed , 2015);Der Philosoph: Die Gedankenwelt des Aristoteles(2012);Asthetische Welterfahrung — Zeitgenossische Kunst zwischen Natur und Kultur(2016);Aesthetics beyond Aesthetics Beyond(首版為中文版:《超越美學的美學》,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Transkulturalitat – Realitat, Geschichte, Aufgabe(2017)。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主要是德國著名美學專家沃爾夫岡 韋爾施(Wolfgang Welsch)教授應復旦大學中文系之邀,在復旦大學開設的八次課程的講稿集。課程主要關注當代美學理論如何與現實的藝術經驗和審美經驗相結合,旨在重新考察人與世界的關係,並嘗試對傳統的藝術本質論進行超越和突破,涉及的主題包括德國古典美學、人類學美學、美學的演化論維度、音樂美學、藝術創作以及跨文化美學研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