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故鄉潮州 (精) ISBN:978710021559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陳平原 著 頁數:380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59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陳平原教授談論故鄉潮州的新作。文體不拘,主題鮮明,只談故鄉,只憶潮州。書中處處流淌著作者對於家鄉潮州的深情。離開家的讀書人,究竟能為家鄉做一些什麼?或許是記錄,或許是研究,或許是編一本關於家鄉的讀本,或許是在適當的機會提出更好的創想。愛鄉愛土,憶人思城,情到濃處,筆墨生輝。內容簡介 如何談論「故鄉」,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心境。在一個虛擬世界越來越發達的時代,談論「在地」且有「實感」的故鄉,已然不純粹是懷舊,更包含著一種文化理想與生活趣味。 本書是著名學者陳平原教授對於故鄉潮州的一次文化探尋,也是「卻顧所來徑」的深情回望。書中以「潮州」為題,論文、隨筆、演講、序跋,體裁豐富,指歸卻一:故鄉。無論是體味故鄉的地域特質、生活方式、文化品格,還是談論故鄉的地方文學、鄉土教材、文化名人,都是一種別樣的「返鄉」。至於那些對童年與青春的記錄、對親人的念懷,更是與讀者分享的自家心情。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今日的我們,該如何懷鄉,或如書中所言:「不妨就從自家腳下,一直說到那遙遠的四面八方。」作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第七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與北京大學合聘)。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屆王瑤學術獎著作獎(2016)、第四屆思勉原創獎(2017)、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2019)等。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想象都市》《記憶北京》《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等著作三十余種。另外,出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合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2014年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洒脫與性情的溫潤。目錄 輯一 回望故鄉如何談論「故鄉」 六看家鄉潮汕 ——一個人文學者的觀察與思考 鄉土教材的編寫與教學 ——關於《潮汕文化讀本》 古城潮州及潮州人的文化品格 紙上的聲音 ——從書展到月曆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古城 美食三柱 閱讀趣味與地域文化 ——我讀許地山、林語堂、丘逢甲、張競生 《潮汕文化三人談》小引 《一紙還鄉》小引 《潮汕文化讀本》序 「潮人潮學」開場白 《圖說潮州文化》序 輯二 故鄉人文 俗文學研究視野里的「潮州」 在「愛國」與「愛鄉」之間 ——以晚清潮州鄉土教材的編寫為中心 走向地方的新文化 ——《潮州民間文學選輯》總序 孤獨的尋夢人 新文化運動的另一面 ——從盧梭信徒張競生的敗走麥城說起 自學成才的好處與困境 「為善」真的「最樂」 《潮劇史》小引 《舊影潮州》序 《行讀天下》序 《造化心源——林豐俗作品展》序 輯三 自家生活 父親的書房 父親的詩文 永遠的「高考作文」 子欲養而親不待 未完成的「家族史」 不知茱萸為何物 鄉間的野花 ——回憶我的中學生活 五味雜陳的春節故事 扛標旗的少女 ——我的春節記憶 冰糖雞蛋 那是決定自己命運的關鍵時刻 教育的責任與魅力 ——在韓山師院「陳北國際交流獎學金」頒獎儀式上的致辭 文化館憶舊 山鄉春節雜憶 農校子弟 ——「洋鐵嶺下」之一 上學去 ——「洋鐵嶺下」之二 逃學記 ——「洋鐵嶺下」之三 我的語文老師 ——「洋鐵嶺下」之四 《雙親詩文集》緣起 《學書小集》序 《遊俠·私學·人文——陳平原手稿集》後記 後記:最憶是潮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