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詩學理論研究 文師華 著 97871001531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38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元詩學理論研究
ISBN:978710015314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文師華 著
叢書名:霽光人文叢書
頁數:30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7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文師華著的《金元詩學理論研究》從大量的詩學材料入手,運用歷史與邏緝相統一的方法,對金元兩代各家各派詩論作了合理的歸納與闡釋,清晰地梳理出金元詩學理論的發展脈絡。材料翔實,論證充分,闡釋精到,既有宏觀闡發,又有微觀考察,顯示出作者厚實的文獻功底與開闊的學術視野,有些章節發前人所未發,皆有助於金元詩學理論研究的深入發掘。

作者簡介

文師華,1961年出生,江西瑞昌人。文學博士。任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導,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江西省政協委員,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及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楹聯學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出版專著《金元詩學理論研究》《書法縱橫談》,主編《贛文化通典》(江西書畫卷),參編《全宋詩》,編著《黃庭堅·砥柱銘》《中國十大行書集》《廬山歷代書法精品百幅》《王羲之尺牘》等古代法帖50多本。合著有《中國詩學史》(宋金元卷)、《歷代唐詩論評選》《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江西卷》等。加13年1月受聘為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目錄

自序
上編 金代詩學理論
引言
第一章 趙秉文、李純甫的詩學觀
第一節 趙秉文的詩學觀
一、詩歌傳統論:提倡風雅
二、詩歌原理論:「誠」是文學的根本
三、詩歌創作論:在「師古」的基礎上「自成一家
四、詩歌風格論:強調」文如其人
第二節 李純甫的詩學觀
一、詩歌原理論:詩為「心聲」,「唯意所適
二、詩歌創作論:力主創新,自成一家
附:王郁、趙衍的詩學觀
第二章 王若虛、劉祁的詩學觀
第一節 王若虛的詩學觀
一、詩歌原理論:貴」天全「」自得「,倡」以意為主
二、詩歌創作論:巧拙相濟,詞達理順
三、詩歌欣賞論:戒忌迂拘末理,注重玩索詩味
四、詩歌批評論:揚蘇抑黃
第二節 劉祁與《歸潛志》
一、詩歌批評論:批評尖新詩風,推尊唐人風致
二、詩歌原理論:以情論詩,不鄙俚俗
第三章 元好問的詩學理論
第一節 詩歌傳統論:高揚漢魏、晉、唐的風雅傳統
第二節 詩歌原理論:以「誠」為本
第三節 詩歌創作論:學至於無學
第四節 詩歌批評論:崇尚壯美、天然、古雅的詩境,貶抑柔弱、巧飾、險怪的詩風
下編 元代詩學理論
引言
一、元代前期詩學
二、元代後期詩學
第一章 方回對江西詩法的總結
第一節 風格論:以「格高」為第
第二節 技巧論:響字、活句、拗字、變體之法
一、「響字」之說
二、「活句」之說
三、「拗字」之說
四、「變體」之說
第三節 批評論:「一祖三宗」說
第二章 元代前期其他流派的詩學觀
第一節 李冶等北方諸家的詩學觀
一、李冶:強調詩文當有骨格

第三章 元代中後期師古派與師心派的詩學觀
第四章 元人對唐詩與詩法的探究
結束語
補編 金元唐詩論評選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