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保障法制的將來構想 ISBN:978710015951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日)菊池馨實 著 韓君玲 譯 叢書名:日本法譯叢 頁數:34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9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社會保障法制的將來構想》是日本著名社會保障法學者菊池馨實教授的第三部個人專著。全書共十四章,前兩章為總論部分,主要論述菊池馨實教授對於社會保障法基礎依據理論問題的認識,闡明社會保障的法基礎應以維護人的尊嚴為理念重新構建。后十二章為分論,立足於法的規範性視角,對日本社會保障法諸領域的突出問題,如非正規雇傭與社會保險、年金、醫療保障、介護事故、育兒支援、貧困與公共救助、無家可歸者自立支援、社會福利相關問題等,進行了立法與政策改革的闡述及評價,分析了重要判例之中的法律爭議點。本書是了解日本社會人口老齡化、少子化背景下,其社會保障法制改革與社會保障法學最新發展動向的學術力作。作者簡介 韓君玲 ,留日法學博士,現任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社會保障法。主要作品:《日本最低生活保障法研究》(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譯著《日本社會福利法制概論》(第一譯者,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教材《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簡明教程》(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等。目錄 前言原載作者論文出處一覽表 法令名稱縮略語 第一章 社會保障法制的將來構想 第一節 序言 第二節 必備的視角 一、政策制定方針的明示 二、總體設計的明示 三、法理念或規範原理的明示 第三節 社會保障的規範性基礎之建立 一、社會保障的目的 二、生存權 三、新法理念論的必要性 四、以《憲法》第13條為基軸的社會保障之基礎依據 第四節 應受尊重的規範性原理 一、規範性原理和下位原則 二、「個人」基礎性 (一)對國家過度干涉個人生活之警戒 (二)以個人為單位的權利義務之把握 三、「自律」指向性 (一)「參加」原則 (二)「選擇」原則 (三)「信息利用」原則 (四)「貢獻」原則 四、實質性機會平等 (一)醫療、福利、介護服務的充實 (二)對兒童的實體性保障 (三)關於精神性自律能力欠缺的支援 (四)失業者等的就業支援 五、社會保障的全體像 第五節 提出論述后的討論狀況 一、學界的反應和批評 二、「基礎依據理論」批判 三、「自律的個人」及「貢獻」原則批判 第六節 「社會」等的變化和社會保障法制的應對 一、作為另一個基礎依據的社會連帶 二、代際間收入轉移的制度框架 三、「社會」等的變化和社會保障法制 第七節 結語 第二章 社會保障法的人像 第一節 序言 第二節 社會保障法的人像 第三節 關於社會保障法之人 第四節 「自律」指向性的社會保障法論和人像 第五節 結語 第三章 非正規雇傭和社會保障制度——以公平和公正的視點為線索 第一節 序言 第四章 關於既裁定年金減低的規範性考察 第五章 企業年金的狀況和社會保障的方向性 第六章 醫療保障制度的方向性——以保險者單位的應有狀態為中心 第七章 育兒支援和社會保障 第八章 貧困問題和公共扶助改革的方向性 第九章 關於無家可歸者自立支援之法的課題 第十章 社會福利的申請主義——以字都宮國家賠償訴訟為題材 第十一章 關於介護事故的判例法理 第十二章 有關社會福利的意見解決和行政監察專員的意義 第十三章 社會福利的重編和公共性 終章 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法學的新展望 條目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