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法學的社會學啟蒙 (精) ISBN:9787100178693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泮偉江 著 頁數:31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8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主要收錄了作者最近十多年圍繞中國法治轉型時期出現的重大疑難法治事件所寫作的短篇評論、對中國法律領域同時代學者的重要法律理論和法社會學理論著作的短篇書評,以及對西方相關重要學理資源的短篇評論,這些文章多數曾經發表在《讀書》《法治周末》《北京日報》《光明日報》《民主與科學》《新京報》等報刊媒體,獲得較好的社會反響。也有部分文章專門為文集寫作。內容簡介 清末沈家本法律改革以來,中國逐步探索建立現代法律體系和知識體系,其問雖然多有曲折,現代法治的理念與制度也已逐漸被國人接受與認可。儘管如此,由於在中國傳統的思想資源中,並無直接對應的概念與理論,由此導致,無論是在國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中,還是在知識分子的智識經驗中,都缺乏合適的概念工具與理論經驗來處理與現代法治遭遇形成的經驗與感受。因此之故,國人在接受現代法律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困惑和不理解。本書試圖在法律專業研究之外,結合具體事例和論著,用一般人文知識界熟悉的語言來闡述「法律是什麼」「法律學問的特質」,以及「現代法律對當代中國社會的演化而言意味著什麼」等問題。目錄 自序:法學的自省上編 法學的自我反省 法學的社會學啟蒙——社會系統理論對法學的貢獻 社科法學的貢獻與局限 缺失「法學」的中國法制史研究——評《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 求解中國法治的李約瑟難題——評《轉型中國的實踐法律觀:法社會學論集》 走向一種「希望」的法哲學——評《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建構中國司法研究的場域 遲來的理論饋贈——評《法律與文化:法律人類學研究與中國經驗》 部門法研究對中國法理學的可貴貢獻——兼談如何理解中國法治困境 判例研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政治憲法學的可貴嘗試與中國史學「論史」傳統的蘇醒 欣慰和遺憾 中編 思想的自我啟蒙 《大憲章》簽訂800年後,英國是否需要一部成文憲法 過一種正義的生活乃是人類最深的本性——柏拉圖和他的教育理想國 西塞羅的膚淺與深刻 盧曼與他的現代社會觀察 西方社會學理論的一次最激進冒險遠征 自由也是有成本的——評《權利的成本:為什麼自由依賴於稅》 英格蘭基層司法與韋伯的普通法問題 美國法律學會:美國化的邊沁主義法律改革實驗室 如何理解現代西方 下編 社會的自我觀察 超大規模陌生人社會治理——中國社會法治化治理的基本語境 如何理解中國的超大規模性 誰是陌生人 哀悼楊德昌先生 哪一個中國,何種之問題?——評《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民信訪》 中國法治轉型期的疑難案件 從「彭水詩案」看民意溝通渠道 新聞發言人制度:一個美麗的陷阱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