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趨同與辨異 (上下冊) 沈定平 著 97871000870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2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趨同與辨異 (上下冊)
ISBN:978710008703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沈定平 著
頁數:82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9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沈定平編著的《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趨同與辨異上下)》涵蓋明末至南明七十余年間中西交往的歷史,通過對五組矛盾現象的解析,揭示文化交流的實質和特徵。

內容簡介

沈定平編著的《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明季(趨同與辨異上下)》 涵蓋明末至南明七十余年間中西交往的歷史,《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 --明季(趨同與辨異上下)》通 過對五組矛盾現象的解析,揭示文化交流的實質和特徵。 它們是,耶穌會內部有關「天」、「上帝」稱謂的論爭,明朝士 大夫中掀起「南京教案」與編纂《崇禎曆書》的分野,閩浙中 下層士人擁戴或排拒基督教的鬥爭,基督教不同派別圍繞 中國禮儀之爭,遼東戰爭期間引進與阻止西洋大炮及炮師 的對立。 凡此表明,堅持反映文化互補性的和平與平等交往的 原則,跟激化文化差異性而導致矛盾衝突的圖謀,成為利瑪 竇時代以後,不同的政治勢力和宗教派別鬥爭的焦點,也是 貫穿這一時期基本的歷史線索。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中國傳教團繼任監督的確立與耶穌會內部的
論爭
第一節 利瑪竇繼承人的選擇和確立
第二節 耶穌會內部關於「天」、「上帝」稱謂的論爭
第三節 中國「天」、「上帝」與西方天主(Deus God)信仰的
同一性、差異性和互補性
第四節 金尼閣維護適應策略的行跡及其貢獻
第二章 佛教、基督教之爭與「南京教案」的緣起、
衍變及其影響
第一節 佛教與基督教的對立及彼此勢力的消長
第二節 「南京教案」前夕雙方的互動和性質的變化
第三節 「南京教案」的爆發、經過與影響
第三章 《崇禎曆書》的編纂與歐洲科學革命的影響
第一節 歷代治歷傳統與明朝曆法的敗壞
第二節 「以西法為基礎」的崇禎修歷計劃
第三節 歐洲科學革命成果與中國傳統科學範式的變革
第四節 會通超勝、民富國強的原則和理想以及
新舊曆法之爭
第四章 基督教和西學在浙閩地區的傳播
第一節 杭浙的基督教中心地位與西學對浙東學人的影響
第二節 艾儒略在福建的傳教活動及基督教本土化的進展
第三節 構建福建基督教會核心的中下層士人及其特徵
第五章 閩浙儒釋人士對基督教、西學的排拒和
《聖朝破邪集》的出版
第一節 以福建下層士人為主體的反基督教鬥爭
第二節 閩浙儒釋反教勢力的聯合與《聖朝破邪集》的出籠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