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在歐化與國粹之間-學衡派文化思想研究 (精) ISBN:978710016364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鄭師渠 著 叢書名: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探索叢書 頁數:519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8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鄭師渠著的這本《在歐化與國粹之間(學衡派文化思想研究)》不僅系統地考察了歐戰後世界文化由東西方對立走向對話,以及緣是引起中國社會文化思潮的變動,而且也深入地探討了19世紀中葉以降,西方人文主義的轉型及以白璧德為代表的美國新人文主義的興起。其目的是要為研究學衡派的崛起及其文化思想,提供愈形開闊的時代大背景。由是以進,本書復具體地探討了學衡派的文化觀、文學思想、史學思想、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等等。作者力圖對學衡派及其文化思想做出客觀的評價。目錄 第一章 歐戰後中國社會文化思潮的變動一、「西方的沒落」與世界文化的對話 二、馬克思主義者、西化派、東方文化派 三、「科學與玄學」之爭的再認識 第二章 美國的新人文主義和學衡派的興起 一、從理性主義到非理性主義 二、美國的新人文主義 三、白璧德與他的中國門生 四、《學衡》創刊與學衡派的崛起 第三章 「今古事無殊,東西跡豈兩」——學衡派的文化觀 一、文化運思的理路 二、「以發揚光大中國文化為己任」 三、中西文化觀 四、學衡派文化思考的得失 第四章 「文學是人生的表現」——學衡派的文學思想 一、文學與人生 二、文言文與白話文 三、舊文學與新文學 四、舊體詩與新體詩 第五章 「國可亡,而史不可滅」——學衡派的史學思想 一、學衡派與西方史學思潮的變動 二、「中國史學之雙軌」 三、「鑽研古書,運以新法」 四、論諸子學 第六章 「教育之改造」——學衡派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之目的,在造出真正之人」 二、突出能力培養,注重宏通教育 三、「創立我國獨立之教育制度」 第七章 「道德為體,科學為用」——學衡派的道德思想 一、人性二元論 二、「道德為體,科學為用」 三、支持終極的信念:「宗教實為道德之根據」 四、「天、人、物三界」與君子精神 五、從學衡派說到貝爾的《資本主義文化矛盾》 第八章 「澄清之日不在現今,而在四五十年後」——學衡派的歷史地位 一、學衡派的終結與吳宓的期盼 二、明確兩個前提 三、學衡派:新文化的一族 附錄 歐戰前後:國人的現代性反省 新文化運動與反省現代性思潮 五四前後外國名哲來華講學與中國思想界的變動 反省現代性的兩種視角:東方文化派與學衡派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