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0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北宋六家散文經典化研究-南宋金元時期 (1127-1279) ISBN:978710018236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裴雲龍 著 叢書名: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中心專刊 頁數:x,317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4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該書圍繞宋代古文經典化這一重要課題,在全面掌握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以開闊的視野和紮實的文獻分析,對北宋六家散文的經典化歷程做了細緻的梳理,對唐宋古文經典體系的建構惠義和生成機制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探討,豐富和深化了對歷史的認識。內容簡介 在中國古代,被儒家傳統文學經典觀念所認可、推崇的作品,往往被確認為傳承儒家道德精神的文化載體。「唐宋八大家」是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高峰。其中北宋六家——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散文,在宋室南渡后,伴隨理學思想的發展,一步步走向經典。作者在總結南宋以前儒家文學經典觀念演進過程的基礎上,全面梳理了南宋金元時期(1127—1279)北宋六家散文的經典性被標舉、確認和闡釋的進程及其文化史內涵,進而通過選本研究、史論描述和知識場域的視角,考察了這一經典系統的建構意義和生成機制。該書認為,北宋六家散文代表了由「歐學」與「蘇學」構成的儒學體系,這一經典系統的價值屬性被理學型士大夫所主導的知識界加以重新評估。這構成了北宋六家散文經典化的實質與意義。作者簡介 裴雲龍,1986年生,北京市人。2015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畢業,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13-2014年在日本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中國語學中國文學研究室任外國人共同研究者。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等權威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元明時期唐宋八大家散文經典化研究」(2018)。目錄 緒論第一節 論題闡釋 第二節 相關研究成果回顧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篇章結構 第一章 儒家文學經典觀念在南宋之前的演進 第一節 儒家文學經典觀念在北宋前的發展 第二節 儒家文學經典觀念在北宋的沿革及影響 第二章 「古文」傳統的價值重估——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散文的經典化 第一節 歐陽修散文的多維解讀 第二節 曾鞏散文經典化與文道涵容 第三節 否定語境下的王安石散文接受 第三章 「蘇學"的深度闡釋——「三蘇」散文的經典化 第一節 蘇軾散文經典性的重新建構 第二節 散文史視野中的「三蘇」並稱與蘇學接受 第四章 經典系統的建構意義和生成機制 第一節 建構意義 第二節 生成機制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