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1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 ISBN:978710007541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逄增玉 著 頁數:483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4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現當代文學現象研究確實與文學史觀念和方法存在內在聯繫。同時,文學現象研究中離不開對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的重新解讀。這種重讀,也與文學史重構和書寫的思路存在密切聯繫。 逄增玉編著的《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現當代文學現象闡釋與總體觀照」和「重讀經典與歷史闡釋」兩編,介紹了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質疑現代性主題與敘事、對左聯和左翼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阿Q正傳》與辛亥革命問題的再思索等內容。作者簡介 逄增玉,文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已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學術隨筆與文章5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4部,承擔教育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際合作項目12項。獲得省部級和國家級教學與科研獎勵40餘項,還獲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吉林省拔尖人、吉林省與長春市勞動模範、省管優秀專家、長春市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 著作和論文被《新華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讀書》等雜誌轉載評價40餘篇,部分成果被國外翻譯出版,還有諸多成果被國內外著述和書刊引用。 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部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兼任吉林省文學會副會長、吉林省文聯理事等。目錄 自序上編 現當代文學現象闡釋與總體觀照 第一章 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質疑現代性主題與敘事 1 鄉村社會和文明的美化與樂園世界的構建 2 對都市及其文明的文學化批判 3 文明對比中的逃離與回歸 第二章 現代文學敘事中的空間意象與敘述模式 1 近現代中國歷史與文學的空間觀念的形成與嬗變 2 啟蒙主義文學敘事中的鄉村中國現象 3 革命文學與浪漫主義文學的空間意象與意義 4 多樣化的都市想象與敘事 第三章 現代啟蒙文學敘事中的現代性 1 現代性話語在中國的歷史生成與邏輯 2 現代性在魯迅小說敘事形式中的轉化與積淀 3 「魯迅風」與鄉土文學敘事模式的現代性話語 4 現代性話語和敘事模式的延續與泛化 第四章 現代中國文學中的「醫學」意象和意義 1 歷史語境與近現代文學的「醫學」意象 2 救亡文學對醫學的「借喻」 3 啟蒙文學中的醫學隱喻 4 「醫學」隱喻的文學與審美價值 第五章 試論中國現代流浪漢小說 1 不安定的靈魂——20世紀20年代的流浪漢小說 2 大地之子——20世紀30年代流浪漢小說 3 終極關懷——20世紀40年代流浪漢小說 第六章 流派與空間視閾中的文學史現象 1 20世紀30年代的「論語派」和「論語八仙」 2 現代文學中的「沙龍」現象 3 現代文學中的小城鎮形象 第七章 20世紀30年代左翼「牢獄」文學的敘事傾向 1 「牢獄文學」產生的原因及文學命名 2 「牢獄文學」的現實影射與敘事指向 3 「牢獄文學」的隱喻化敘事 4 「牢獄文學」的敘事格調與結構模式 第八章 20世紀90年代「抗戰文學」的歷史記憶與現實訴求」 1 「歷史記憶」和歷史真實的個人化重構與敘述 2 《生死場》上的生存抉擇與歷史記憶的理性訴求 3 歷史記憶引起的現實言說與超越歷史的文化反思 第九章 中西文化互動中的文學史重述——進化論的理論預設與胡適的文學觀 1 分割傳統:胡適的文學史重構 2 與西方對接:新文學創造的外部資源 3 彌合裂痕:文學史敘事的文化姿態 第十章 對左聯和左翼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 1 重視史料的發掘、整理與研究範圍的拓展 2 注重對20世紀30年代左翼文藝運動的深度研究 3 注意對左聯作為一個政治化的文學團體的內在差異性的研究 4 注重魯迅與左聯的關係的研究 第十一章 左翼文學研究冷熱現象的審視與反思 1 左翼文學研究熱度再現的多維因素 2 左翼文學的品格與作為精神資源的價值 3 左翼文學的缺失與研究的態度 第十二章 「志怪」「傳奇」傳統與中國現代文學 1 古代「志怪」與「傳奇」小說的基本特徵 2 「志怪」「傳奇」傳統與魯迅小說創作 3 沈從文與張愛玲小說中的「傳奇」敘事 4 左翼文學的政治與革命「傳奇」 第十三章 東亞病夫、醒獅與涅槃鳳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形象的書寫與傳播 1 近現代「中國形象」出現與嬗變的原因 2 負面的中國形象——破船、陸沉與東亞病夫 3 正面的中國形象——醒獅、少年中國與涅檠鳳凰 第十四章 現當代文學視野中的「農民工」形象及敘事 1 現代文學對進城農民的書寫 2 新時期「農民工」文學的複雜內涵與詠嘆 3 鄉村女性的城市掙扎與悲歌 第十五章 論「新邊塞文學」的革命性與現代性敘事 1 何為「新邊塞文學」 2 「新邊塞文學」的革命性與現代性 3 「新邊塞文學」的浪漫性與現代性 4 「新邊塞文學」的敘事模式與現代性 第十六章 動機的善良與裝置的不當——《中國人的素質》的正與誤及其與啟蒙和民族主義的關係 1 批判與讚揚:對中國及其人民的兩種評價 2 裝置的不當與觀察的失誤 3 對誤讀的誤讀及原因 第十七章 中國與亞洲啟蒙中的文學 1 文學與啟蒙的關係 2 文學在啟蒙中的作用 3 文學自身在啟蒙中的蛻變 下編 重讀經典與歷史闡釋 第十八章 《阿Q正傳》與辛亥革命問題的再思索 1 回到歷史語境:辛亥革命性質與意義的再思考 2 回到文學語境:魯迅小說對辛亥革命描寫的再解讀 第十九章 魯迅小說中的非對話性與失語現象 1 魯迅小說的對話性與非對話性及其深因 2 兩個世界的鴻溝:啟蒙者與落後人民的對話中斷 3 無所不在的隔膜與失語 第二十章 魯迅啟蒙文本中的現代性言說與敘事 1 「立人」與啟蒙的訴求高喊與質疑 2 進化的呼喚與顛覆進化的敘事 3 現代性視野中的「中國發現」與現代性的困境 第二十一章 啟蒙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訴求及其悖論——以魯迅的《故鄉》為中心 1 「鄉村與故鄉風景」中的啟蒙話語與訴求 2 兩個鄉村世界的存在及其對啟蒙話語的顛覆 3 兩個鄉村世界與啟蒙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關係 第二十二章 魯迅若干思想和文學話語探源與比較 1 「庸眾」、「看客」和「反民主」思想與蘇格拉底的關係 2 「豆腐西施」的由來 3 「歷史雙向性現象」與句型的「原典」 4 魯迅與胡適的「監獄認識」 第二十三章 《子夜》的敘事傾向和文學價值的再認識 1 《子夜》價值傾向的複雜性、合理性與多種闡釋的合理性 2 凸現於歷史與文學語境中的局限與失誤 第二十四章 茅盾的矛盾——思想史視野中的茅盾小說 1 茅盾小說中的時代女性與「五四」啟蒙的關係 2 茅盾小說中民族資產階級形象描繪的獨特價值 3 民族資產階級形象與啟蒙的歷史和文學思考 第二十五章 聞一多思想精神及其闡釋的若干問題 1 聞一多與國家主義問題 2 聞一多與馬克思主義及「反俄」問題 3 聞一多的思想發展歷程問題 4 聞一多前後期的民主思想問題 第二十六章 重讀《荷花澱》——民族戰爭環境中的節烈與傳統道德的合理性問題 第二十七章 女人是禍水?——對虎妞形象及其與祥子關係的再思考 第二十八章 新的小說的誕生?——試論丁玲小說《水》與左翼文學規範的關係 第二十九章 咖啡店裡的風花雪月——《咖啡店之一夜》與都市文化及其他 第三十章 亂世塵緣中的超俗入聖——許地山小說《春桃》新解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