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法學 (精) 易聞曉 著 97871001404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7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詩法學 (精)
ISBN:978710014045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易聞曉 著
頁數:467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49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分類:文學

突破傳統詩學研究,構建中國詩法學

讀者對象:古代文學、詩學研究學者、碩博研究生、詩詞愛好者

編輯推薦
本書極大促進了中國詩學和詩法學的體系建構,研究方法超越了詩法本身,具有不同學科的「局外」觀照,從文字學、哲學、考據學、創作學進行闡釋,是獨特的優勢。

作者簡介
易聞曉,男,1963年6月生,江西宜豐人。1998年2月畢業於杭州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並獲文學碩士學位,2010年6月畢業於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並獲博士學位,2002-200年在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曾在暨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工作。現為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貴州省核心專家,兼任中國賦學會、貴州省古典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會、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貴州省國學研究中心主任、貴州師範大學黔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公安派的文化闡釋》、《中國古代詩法綱要》、《中國詩句法論》、《詩賦研究的語用本位》、《會山堂初集》等。

內容簡介
中國詩法以其浩博的文獻積累和詩之創作的切實講求成為中國詩學的主要內容,並以句法為中心的字法、屬對、篇法、聲律、用韻、用事、脫化和體制等詩法講求形成相對自足的學理體系和一門之學,不僅在「詩用」的層面落實「詩本」的設定,而且作為「詩本」的作用顯現可藉以歸納、總結和提升為重大的詩學理論。中國詩法學的系統闡釋在整個中國詩學具有極度擴大研究領域、完善體用系統結構的重要學術意義,本書研究正是期以建立中國詩法學的學理體系,顯示建立一門之學的重要價值,並以創作學、哲學、考據學、語言學以及中西詩學理論的參照突破唐宋以降詩法講求的范囿,旨在建立開創性和開放性的闡釋體系,並融通自《詩經》直至晚近的整個中國詩和詩學理論的歷時性進程,建立詩法學的中國詩史和詩學史。 本書首先從中國哲學推及詩學的體用思辯,在詩本層面統攝所有詩法的講求,期以建立一個完整的詩學體系,併為詩法學的闡釋搭建總體的框架。惟以漢語單音獨字和穩定聲調的應用對比西方多音節文字,才能認識中國詩的本質特點尤其是形式的優越性。進而基於漢語以及漢字的特性形成一定的句式和體制,聲調的應用又導致格律的產生,所以繼論三、四、六言體制,而五、七言以有單音可資句法鍛煉,故合而論之。並以積字成句、積句成章,屬對成於兩個單句的組合,故以句法為中心合併論述。而用事、借代、成辭及其脫化以其「文言性」的歷史積淀顯示詩道高雅的尊古意識和歷史空間,最後以表現手法貫通自《詩》以迄晚近的整個詩史,形成中國詩法學的完整闡釋體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