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史 (精) 金毓黻 著 978710015262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92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7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史學史 (精)
ISBN:978710015262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金毓黻 著
叢書名: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頁數:46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5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世紀40年代面世的金毓黻的《中國史學史(紀念版)(精)/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是中國史學史這門學科具有開拓意義的代表作。作者對歷代史官制度、史學成就、史學研究方法和史籍編寫體例之演變、史學思想之發展都進行了深入剖析,其中不乏頗具功力的獨到見解。

目錄

導言
本編之四要義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
史以紀事為職不過掌書起草史字之本義中與貳之釋義《周禮》五史與左史右史古代史官表漢官有太史令無太史公古籍掌于百司之史即百家出於王官之所本古人未嘗以史名書
第二章 古代之史家與史籍
六經皆史之釋義《尚書》、《春秋》俱為古史《春秋》與《左氏傳》《左氏傳》與《國語》《逸周書》《竹書紀年》《世本》《戰國策》《穆天子傳》及《山海經》春秋時各國皆有史古史保存之法孔子與左丘明之史學
第三章 司馬遷與班固之史學
司馬遷作《史記》之動機與背景《史記》之得失《史記》釋名《史記》缺篇褚少孫補《史記》班彪《史記後傳》班固因父作而修《漢書》《漢書》之得失《史記》、《漢書》之優劣續補《漢書》荀悅《漢紀》《史記》、《漢書》皆屬於撰述亦皆為私修之史紀傳一體之所本馬班二氏之史學梗概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
(一)後漢史:《東觀漢記》與三史范嘩《後漢書》司馬彪《續漢書》八志《後漢書》之得失袁宏《後漢紀》
(二)三國史:陳壽《三國志》《三國志》與《漢晉春秋》裴松之
《三國志注》
(三)晉史:十八家晉書臧榮緒《晉書》與新晉書諸家晉書之
得失唐重修《晉書》
(四)十六國史:崔鴻《十六國春秋》《十六國春秋》偽本與輯本
《十六國春秋》與《晉書·載記》
(五)南北朝史:宋、南齊、梁、陳四史及魏、北齊、周、隋四史
李延壽《南史》、《北史》李氏儕隋代於七朝之故《南》、
《北》二史可補八書之闕附於《隋書》之《五代史志》本期
私史繁多之原因本期史家之等第史例典禮與方誌
第五章 漢以後之史官制度
職掌天時星曆之太史與修史之官分途史官之名凡三變,初名
著作,次名史官,再次名翰林官、女史記注之法及其得失劉
知幾論設館修史之弊韓愈、柳宗元之論修史萬斯同論設局
分修之失唐宋以來官修國史之原因中朝之史官不若州縣之
典吏歷代史官制度沿革表
第六章 唐宋以來設館修史之始末
本期紀傳體正史私修者少之原因唐宋以來官修國史之制度
(一)編年體之實錄:實錄表唐實錄宋實錄遼實錄金實錄
元實錄明實錄《國榷》清實錄《東華錄》《宣統
政紀》
(二)紀傳體之正史:《舊唐書》《新唐書》舊、新兩《唐書》之
得失《舊五代史》《舊五代史》輯本與原本《宋史》
《宋國史》《遼史》金時所修之《遼史》《金史》劉祁
與元好問張柔獻《金實錄》王鶚初修《金史》元代遲
修三史之故脫脫主修三史三史義例三史之得失
《元史》明修《元史》兒兩次《明史》《明史》之改訂
《清史稿》
(三)典禮:經禮與典禮《唐會要》《宋會要》《元經世大典》
《明會典》《清會典》兩漢三國諸會要《大唐開元禮》
《政和五禮新儀》《大金集禮》《明集禮》《大清通禮》
(四)方誌:隋《區宇圖志》宋《元豐九域志》元《大一統志》
明《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宋以後
之地方志各省通志官署志官修之史與史家之關係
第七章 唐宋以來之私修諸史
一紀傳體之正史別史
(一)創作之史:王倆《東都事略》王鴻緒《明史稿》《契丹國
志》《大金國志》
(二)改修之史:《古史》與《尚史》續《後漢書》二種《晉記》
與《晉略》《五代史記》與續《唐書》《宋史質》《宋史新
編》《宋史記》與《宋史稿》《元史類編》與《元史新編》
《元史譯文證補》《蒙兀兒史記》與《新元史》
(三)分撰之史:《西魏書》兩《南唐書》《十國春秋》《渤海國
志》《南宋書》《西夏書事》與《西夏記》南明史清開
國史太平天國史
(四)總輯之史:《通志》《通志》初名通史《通志》與通史《通
志》二十略續《通志》
(五)補闕之史:補志補表補傳《遼史拾遺》金史補
(六)註釋之史:諸史舊注《漢書補註》《後漢書集解》《晉書
斟注》《新唐書注》《史記會注考證》諸史志表列傳之
單篇註釋及考證
(七)合鈔之史:《南北史合注》《南唐書合訂》《新舊唐書合鈔》
《五代史記補註》
(八)輯逸之史:清代私家所輯諸史清代官輯之史
二編年體之《通鑒》
英宗命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事?《通鑒》初名《通志》《通鑒》
之佳《考異》《外紀》《前編》胡三省注《通鑒》《續通
鑒長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及《朝野雜記》《三朝北盟會
編》王薛二氏之《宋元通鑒》徐乾學《通鑒后編》畢沅《續
通鑒》《明紀》《明通鑒》《通鑒補正》《通鑒綱目》《續
綱目》《綱目三編》《綱目前鑒》《通鑒輯覽》《遼金綱目》
三以事為綱之紀事本末
《通鑒紀事本末》宋以下諸史之紀事本末通鑒長編紀事本末
四屬於典志之通史專史
劉秩《政典》杜佑《通典》《通典》之美善杜佑《理道要訣》
馬端臨《文獻通考》《文獻通考》命名之故《通考》與《通鑒》
《通考》與《通典》宋白《續通典》王圻《續通考》朱奇齡
《續通考補》《清續通典通考》及《清通典通考》徐乾學《讀禮
通考》秦蕙田《五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