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批評史 (上下冊) 郭紹虞 著 978710007389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1,2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0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文學批評史 (上下冊)
ISBN:978710007389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郭紹虞 著
叢書名:中國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頁數:2冊(x,725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6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所述,自古代以至北宋,是文學批評因了文學觀念的不同而分途發展的時期。從周秦至南北朝是文學觀念由混而析的時期,也即是從文章的形式上以認識文學的時期。從隋唐以至北宋,是文學觀念由析而返于混的時期,也即是從文章的內容上以認識文學的時期。下卷所述,自南宋以至清代,是文學批評理論建立的時期。所以上卷中討論問題的重心,是文學性質與方法的討論,而下卷的重心,又轉移到批評理論的討論。因此,下卷的分期,是以南宋、金、元為文學批評體系建立的時期,明代是文學批評理論偏勝的時期,而清代則是文學批評理論綜合的時期。換句話說,就是南宋、金、元綜合以上兩極端的文學觀點而建立了系統的理論,明代則于批評理論各主一端以建立其系統的理論,而清代則又于集諸家大成之中,自成其一家之言。

作者簡介 郭紹虞(1893-1984),原名希汾,字紹虞,江蘇省蘇州市人。中國語言學家、文學家、文學批評史家。郭紹虞主要致力於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語言學、音韻學、訓詁學、書法理論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國文學批評史》、《滄浪詩話校釋》、《宋詩話考》、《宋詩話輯佚》。郭紹虞先生以照隅室作為齋名。晚年印有《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照隅室語言文字論集》、《照隅室雜著》三種。20年代初,與茅盾、葉聖陶等創立文學研究會。建國後任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上海文聯副主席,上海作協副主席,上海語文學會副會長《辭海》副主編,同濟大學文學院前院長,復旦大學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郭紹虞為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時旁及古今語法修辭。書法也有精深造詣,為海內外學者所尊崇。

目錄 上冊
五版自序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中國文學批評演變概述
第二章 文學觀念之演進與復古
第三章 文學觀念演進與復古之文學的原因
第四章 文學觀念演進與復古之思想的原因
第五章 文學觀念之演變所及於文學批評之影響
第二篇 周秦——文學觀念演進期之一
第一章 儒家
第一節 孔門之文學觀
第一目 關於「文學」諸名之意義
第二目 尚文與尚用
第三目 孔門文學觀之影響
第二節 孟子之知言養氣說
第一目 知言說
第二目 養氣說
第三節 荀子之傳統的文學觀
第二章 墨家之文學觀
第三章 道家思想及於文學批評之影響
第三篇 兩漢——文學觀念演進期之二
第一章 由史籍中窺見漢人對於文學之認識
第一節 「文學」與「文章」、「文辭」之區別
第二節 《藝文志》中之《詩賦略》
第二章 經學家之論詩見解
第三章 揚雄
第一節 揚雄之論賦
第一目 揚雄以前之賦論與其早年見解
第二目 晚年見解與其以後之賦論
第二節 揚雄之論文
第四章 王充之文學觀
第四篇 魏晉南北朝——文學觀念演進期之三
第一章 魏晉之文學批評
第一節 曹丕與曹植
第二節 陸機《文賦》
第三節 左思與皇甫謐
第四節 總集之結撰者
第一目 摯虞《文章流別論》
第二目 李充《翰林論》
第五節 反時代潮流的批評家
第五篇 隋唐五代——文學觀念復古期之—
第六篇 北宋——文學觀念復古期之二
下冊
第一篇 總論
第二篇 南宋金元
第三篇 明代
第四篇 清代(上)——文論
第五篇 清代(下)——詩論
郭紹虞先生學術年表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的成就與貢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