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與行為的文獻史 (精) 9787100169196 (美)瑪戈•維特科夫爾 (美)魯道夫•維特科夫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70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與行為的文獻史 (精)
ISBN:978710016919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美)瑪戈•維特科夫爾 (美)魯道夫•維特科夫爾 著 陸豔豔
叢書名:何香凝美術館·藝術史名著譯叢
頁數:466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8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土星之命-藝術家性格與行為的文獻史 (精) 787100169196 (美)瑪戈•維特科夫爾 (美)魯道夫•維特科夫爾 著 陸豔豔

編輯推薦

藝術史學者維特科夫爾夫婦於1963年在倫敦出版了一冊小書《土星之命》,自初版后就不斷地再版重印,被選為西方最暢銷的藝術書籍之一,《時代周刊》稱其為「一本罕見的集學術八卦一體,令人愉悅的藝術史經典著作」。 對於藝術史中經久不衰的疑惑,讀者也許能在書中尋找到問題的答案,也許不能,但就像它的推薦者所言:閱讀此書,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內容簡介

《土星之命》是一本涉獵廣泛、敘述緊湊又充滿睿智的佳作,堪稱藝術史寫作上一次先鋒的嘗試。作者對古希臘至法國大革命時期藝術家的大量傳記素材進行了梳理和研究,通過分析藝術家獨特的個性、古怪的行為及各異的命運,對他們社會地位的變化、形象的塑造、性格與作品之間的關係等話題進行了饒有趣味的探討,並解析了怪癖、瘋狂、貪嗇、自虐等人性的弱點何以在藝術天才身上突顯為令人揶揄的病疵。 本書自1963年出版后,不斷再版,《時代周刊》稱其為「一本罕見的集學術與八卦為一體、令人愉悅的藝術史經典著作」。

作者簡介

魯道夫·維特科夫爾(Rudolph Wittkower, 1901-1971),出生於柏林,曾擔任羅馬赫爾茨安南圖書館的助理,協助編輯了有關米開朗琪羅的綜合書目和貝尼尼素描作品的完整

目錄

;1933年移民英國,后就職于瓦爾堡學院;1956年遷至紐約,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主要著作有《人文主義時代的建築原理》(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從1600至1750年間的義大利藝術和建築》(Art and Architecture in Italy, 1600-1750)等。

目錄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導論:從手工藝人到藝術家
一 古代藝術家
二 中世紀的倒退和為自由的抗爭
三 藝術家的新典範
第二章 藝術家和贊助人:一種變化關係的探討
一 經濟來源和職業活動
二 評估藝術品的新舊方式
三 宗教信仰和贊助的興衰更替
四 商人階層的贊助及藝術家的解放自立
五 藝術家和贊助人之間的互換關係
六 尤利烏斯二世和米開朗琪羅
七 藝術家的拖沓
第三章 藝術家的職業態度
一 藝術家的個性和文藝復興的開端
二 流浪的手工藝人和工匠
三 羅馬的魅力
四 對工作的痴迷
五 創造性的懶散
六 孤獨中的創作
第四章 古怪的行為和高貴的舉止
一 16世紀早期的佛羅倫薩怪人
二 米開朗琪羅「痛苦的思想和性情」
三 萊奧納爾多的冷漠
四 身心的磨難
五 潔癖
六 鍊金術士和巫師
七 奇異的嗜好
八 16世紀對古怪藝術家的批評
九 藝術家的高貴形象
十 完美的紳士魯本斯
第五章 天才,瘋狂和憂鬱
一 天才和瘋子
二 憂鬱氣質
三 雨果·凡·德·古斯的病史
四 17世紀的憂鬱症患者
五 梅塞施密特的精神失常嗎?
第六章 藝術家的自殺
一 一份統計調查報告
二 羅索·菲奧倫蒂諾
三 弗朗西斯科·巴薩諾
四 弗朗西斯科·博羅米尼
五 彼得羅·泰斯塔
六 馬爾科·里奇
七 自殺的北方藝術家
八 結論
第七章 獨身,愛情和縱慾
一 獨身主義者
二 爹隋的拉斐爾
三 放縱和宗教藝術
四 16、17世紀藝術家的放蕩淫逸
五 阿戈斯蒂諾·塔西:勾引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的愛情騙子
六 禁忌的、理想化的柏拉圖式愛情
七 「難以啟齒的罪惡」
八 道德品行和淫穢藝術
第八章 藝術家和法律
一 三宗藝術家的犯罪案件
二 文藝復興時期犯罪的法律和心理層面
三 切利尼一生的激情和罪行
四 萊昂內·萊奧尼:一個成功的惡棍
五 「波希米亞人」卡拉瓦喬
六 好鬥的藝術家
七 造假的倫理
八 克勞德·洛蘭的《真理之書》
九 仿冒古代大師和文物修復的欺詐行為
十 藝術品的盜竊
第九章 吝嗇鬼和揮霍者
一 吝嗇鬼
二 漢斯·霍爾拜因是一個浪蕩子嗎?
三 低地國家的揮霍方式
四 藝術家的宴樂
五 義大利人的驕奢淫逸
六 西班牙、德國和法國的揮霍者
第十章 學院派的野心和同行間的嫉妒
一 職業的自豪感
二 巴喬·班迪內利的自命不凡
三 佛羅倫薩和羅馬的藝術學院
四 薩爾瓦托·羅薩的學院
五 頭銜和榮譽
六 時尚的衣著和優雅的舉止
七 獎章的背面
八 學院圈中的猜忌
九 多疑的大師
十 當地學校之間的競爭
十一 地區衝突
第十一章 貧富之問
一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經濟地位
二 安德烈亞·斯基亞沃內:一位被忽視的大師
三 貧困的職業藝術家
四 一些富裕的14、15世紀大師
五 丟勒在尼德蘭之行的財務狀況
六 提香的富有和精明算計
七 巴洛克時期的兩位大貴人
八 魯本斯和倫勃朗的鮮明對照
九 凡·代克和委拉斯克斯
十 名利之巔:喬舒亞·雷諾茲爵士
第十二章 個性,性格和作品
一 解開藝術家性格之謎的作品
二 朱塞佩·阿欽博爾托是—個「尚未封號」的超現實主義者嗎?
三 心理學家的類型學理論:隆布羅索和克雷奇默
四 精神分析的論證:藝術家的個性和作品之間的相互影響
五 是否存在一種藝術家的性格類型?
註釋
致謝
參考書目
圖片

目錄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