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賦》源流概說 武懷軍 著 978710016261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25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閒情賦》源流概說
ISBN:978710016261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武懷軍 著
頁數:23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60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分類:文學

探源中國審美「閑情」傳統,品味陶詩真淳質樸詩風。

讀者對象:大專院校中文系師生,中國古代文學愛好者

編輯推薦
林語堂說:「陶淵明代表中國文化的一種奇怪的特質,這種特質就是肉的專一和靈的傲慢的奇怪混合,就是不流於靈欲的精神生活和不流於肉慾的物質生活的奇怪混合;在這種混合中,感官和心靈是和諧相處的。……因為陶淵明已經達到了那種心靈發展的真正和諧的境地,所以我們看不見一絲一毫的內心衝突,所以他的生活會像他的詩那麼自然,那麼不費力。」 一直以來,陶淵明以其「豪華落盡見真淳」的詩風和人格為人稱頌,而在其返璞歸真的詩作中,《閑情賦》因別具一格而爭議眾多。對愛情的「十願十悲」的真摯抒發,讓人懷疑:這是否為陶淵明所作?是否別有寄託?是否諷喻?……褒貶不一的爭論讓《閑情賦》處於一種尷尬的位置。 本書作者追本溯源,從中國傳統文化要素的「閑情」觀念入手,分析了從詩經到楚辭再到漢賦的審美傳統,將《閑情賦》視為中國女性審美辭賦的代表作,以女性審美觀念的演變為線索,全面探討了《閑情賦》的源流、內容、評價及影響。作者用探源式的追索和文本細讀,在歷史場景中考察了陶淵明其人其事,以豐富的論據和史料為《閑情賦》正名。此外,本書還附有不同時期女性審美賦的原文及翻譯,翔實、全面、豐富,可為陶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武懷軍,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講授大學語文和應用文寫作課程,創辦文秘專業。2009年獲深圳市優秀教師稱號。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編或參編教材2部;參与或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主要作品有《金元辭賦研究評註》、《新概念應用文寫作》(主編)、《職業人文讀本》(參編)等。

內容簡介
《源流概說》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為「閑情」傳統的形成、《閑情賦》論讀、《閑情賦》的接受與影響。上篇從「文化積淀的角度」論述了《閑情賦》產生的歷史傳統源流,中篇從「實質性的角度」對《閑情賦》進行了細緻的文本解讀,下篇從「歷史的角度」和「實用的角度」論述了《閑情賦》的歷史影響和評價。全書以陶淵明《閑情賦》為核心,將其置於歷史序列之中,視為中國古代女性審美賦的代表作,以女性審美觀念的演變為線索,全面討論了《閑情賦》產生的歷史源流、文本解讀及後世爭議與評價,並在每篇后附有該篇涉及的女性審美辭賦原文及翻譯,不僅引用大量文獻資料進行論證,亦從文本分析出發,結合社會文化因素,以歷史的眼光為《閑情賦》在文學史的發展脈絡上進行了細緻梳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