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設計師100問 元堯 978730263198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63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體驗設計師100問
ISBN:9787302631989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元堯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3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體驗設計師100問》彙集了作者從業多年來為體驗設計師解答過的疑問,以及個人的成長經驗,內容包括設計思考、工作經驗、應聘建議和生活感悟4章,既傳授了專業的、紮實的體驗設計方法,又分享了職場上的一些必備技巧。好的問題見微知著,好的回答授人以漁。希望這些回答可以幫助更多的讀者走出疑惑、延伸視野、拓展思維。

目錄
第1章 設計思考|日拱一卒,舉一反三
001 設計目標、設計原則、設計策略、設計指標之間的關係和區別是什麼?/ 2
002 合格的體驗設計師,應該如何完成設計需求?/ 5
003 「雙鑽設計模型」應該如何理解和使用?/ 9
004「設計價值」應該如何理解?又該怎樣體現?/ 15
005 面對新的設計領域,如何開始系統性學習?/ 18
006 產品的設計體驗度量模型該怎麼用?/ 20
007 可用性測試應該如何開展?/ 25
008 用戶體驗地圖應該如何使用?/ 31
009 用戶畫像到底有什麼用?應該怎麼用?/ 35
010 設計過程中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什麼?/ 39
011 做用戶調研問卷,有哪些接地氣的實用經驗?/ 41
012 獲取用戶數據,有哪些低成本的方法?/ 42
013 用戶體驗如何影響交互細節與設計決策?/ 46
014 產品如何提升用戶使用的「自助率」?/ 50
015 老用戶遷移新平台,有哪些好的設計經驗?/ 57
016 B端和C端產品的交互設計有什麼共性和區別?/ 58
017 什麼是頁面框架層級?該怎麼使用?/ 61
018 這麼多大廠的設計系統,設計師要怎樣學習和分析?/ 64
019 組件體系、設計語言、設計系統之間的關係和區別是什麼?/ 70
020 同樣都是組件,通用組件和業務組件有哪些區別?/ 73
021 整理頁面級別的組件,到底有沒有用?/ 77
022 設計資產庫中的組件,應該如何命名?/ 80
023 設計規範該怎麼寫?有哪些注意事項?/ 85
024 B端產品如何進行多端適配設計?/ 90
025 響應式柵格系統如何落地應用?/ 93
026 響應式柵格系統的斷點應該怎麼用?/ 98
027 什麼是Design Tokens,有什麼作用?/ 105
028 出海產品的體驗設計要考慮哪些方面?/ 108
029 PaaS 和 SaaS 產品的體驗設計有什麼區別?/ 110
030 如何從更高的維度思考問題呢?/ 113
第2章 工作經驗|腳踏實地,精益求精
031 前端的設計稿還原度低,設計驗收難,該怎麼辦?/ 118
032 產品的「設計原則」真的有用嗎?該怎麼用?/ 120
033 如何說服他人認可自己的設計方案?/ 122
034 同事向我交接工作時條理不清,我該怎麼辦?/ 126
035 如何向不同崗位的同事闡述自己的設計方案?/ 127
036 為什麼我做不出「設計作品」,只能做「業務人員」?/ 128
037 設計師在日常協作流程中,應不應該佔主導?/ 130
038 如何在常規需求中總結「設計亮點」?/ 132
039 產品體驗不佳,老闆卻說不用改,我該怎麼辦?/ 133
040 剛進入B端行業,如何深入了解業務呢?/ 134
041 如何思考和判斷我的設計工作是否有價值?/ 138
042 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的話語權,更好地參与整個工作過程?/ 140
043 大廠的設計師如何做專業研究和設計自驅呢?/ 141
044 為什麼工作過程中不建議「憋大招」?/ 143
045 設計師如何在述職報告中描述自己的工作內容?/ 145
046 向老闆彙報工作時總感覺壓力很大,該怎麼辦?/ 148
047 我並沒有懈怠工作,為什麼老闆會說我設計水平退步了?/ 150
048 老闆給了我不擅長的工作,我該怎麼辦?/ 152
049 老闆覺得我能力不足,還剩一個月的試用期,我該怎麼辦?/ 154
050 相互配合的同事工作質量有問題,我該怎麼表達出來?/ 155
051 設計協作中有哪些實用的溝通技巧?/ 157
052 如何說服非設計背景的老闆支持我搭建組件庫?/ 159
053 使用組件做產品之後,設計師還有工作價值嗎?/ 162
054 組件設計師的協作模式和工作任務有哪些?/ 164
055 組件的設計和優化,需要哪些流程?/ 168
056 組件的設計評審,怎樣才能更有效?/ 172
057 組件的使用規範,如何更好記和更好用?/ 174
058 低代碼平台對於設計師的工作有什麼影響?/ 178
059 設計師是否一定要學編程、寫代碼?/ 181
060 B端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 183
061 工作中的職業素養不夠高,該如何提升?/ 185
062 在工作中如何主動給自己找「正事」做?/ 186
063 如何發現自己設計稿中的問題?/ 188
064 剛入職時接到的產品體驗走查報告,應該怎麼寫?/ 189
065 設計復盤應該怎麼做?/ 192
066 如何閱讀和學習不同類型的設計文章?/ 195
067 有哪些學習方法可以將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198
068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200
069 我應不應該更換工作進入「熱門賽道」?/ 202
070 想成為高級別的體驗設計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204
第3章 應聘建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071 設計師在做作品集前應該先建立哪些認知?/ 210
072 工作中的項目體現不出設計價值,該怎麼做作品集?/ 212
073 項目背景應該怎樣在作品集中呈現呢?/ 213
074 需不需要把作品集分成「投遞用的」和「面試用的」,各做一份呢?/ 215
075 設計研究類課題,能不能作為單獨的項目放在作品集里呢?/ 217
076 作品集中的項目成果是不是一定要有數據佐證?/ 218
077 求職時遇到設計筆試題,有哪些解題思路和方法?/ 221
078 進大廠做設計師需要有高學歷嗎?/ 223
079 我感覺面試時聊得很好,為什麼卻拿不到Offer呢?/ 224
080 被裁員后找工作,只拿到外包崗位的Offer,我要不要接受?/ 225
081 拿到了多個Offer,應該如何做選擇?/ 227
082 想面試的崗位和自己的工作經驗不匹配,該怎麼辦?/ 229
083 面試中如何回答「遇到最困難/最有意義/印象最深的項目是哪一個?」/ 231
084 面試中如何回答「B端產品的設計趨勢未來是怎樣的?」/ 233
085 面試中如何回答「B端與C端組件系統的區別有哪些?」/ 235
086 面試中如何回答「你為什麼要從上家公司離職?」/ 237
087 面試官詢問你的愛好,該怎麼回答?/ 238
088 在小公司只有我一個設計師,面試時被問到設計團隊有多少人,該怎麼回答?/ 240
089 如何才能準確回答面試官的問題,避免自說自話?/ 242
090 我應該為面試做哪些準備?/ 244
第4章 生活感悟|認真工作,快樂生活
091 進步到底指的是什麼?/ 248
092 短板和長板更應該精進哪一個?/ 249
093 面對變化,如何克服擔心和焦慮?/ 252
094 職場危機與興趣愛好有什麼關係?/ 254
095 如何養成好習慣並長期堅持?/ 256
096 如何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258
097 為什麼我們要按照規則行事?/ 260
098 面對不公平,我們該怎樣做?/ 262
099 如何給自己尋找「導師」?/ 264
100 智能時代到來,設計師該如何面對?/265
后 記

前言/序言
前言
2020年2月,我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號—「長弓小子」,雷打不動地每周更新一篇原創文章。這些文章來源於我對日常設計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的研究,以及對工作經驗的沉澱和總結。
2021年2月,我又開通了自己的知識星球—「長弓小子設計思享」,風雨無阻地每個工作日更新一篇內容。這些內容來源於加入星球的同學對設計工作和學習的提問,以及我對日常工作的思考和復盤。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幾年來我在知識星球中的堅持輸出,換來的是近1000個問題的答案,也是近50萬字的內容積累。我根據所輸出的內容類型,設置了「設計體系及組件系統」「用戶體驗度量」「工作報告」「學習方法」「應聘經驗」等12個專欄,幫助星球的同學們更好地歸納和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
很多事情做起來並不難,難的是日日持續,年年堅持。每天的記錄與反思,是我很早之前就有的習慣,我也從中獲益良多。不要小看每日的這幾百字。持續地總結與沉澱,會讓你的每一步走得更紮實;有反饋有討論,會讓你的思維得到擴展與延伸。日積月累,你的收穫會遠超你的想象。
如今,我的知識星球和微信公眾號依舊在持續更新。知識星球中50萬字的內容對於每位星友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知識財富。本書的100個問題和答案就選自其中,希望這些內容也能夠幫助到對設計學習有疑惑的你。
成長其實並沒有捷徑,但我可以替你多走些彎路,幫你多想些思路。歡迎你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長弓小子」,也期待你在知識星球 App中搜索「長弓小子設計思享」,加入我們這個設計學習者的大家庭。
學海無涯,盼你同舟。
元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