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物性 (美)巫鴻 978754793100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書畫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藝術與物性
ISBN:9787547931004
出版社:上海書畫
著編譯者:(美)巫鴻
頁數:23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280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材質藝術」是藝術研究和藝術批評中的一個新觀念,指的是特定材料在藝術表現和表達中起到的關鍵作用,由此構成藝術發展和創作中的一個長遠傳統和重要方面。由於任何藝術品都由具體材料製成 「材質」這一觀念超越了時代和地區的限制。「中國材質藝術」叢書通過專題分析的方式,針對中國藝術中的各種材質,展示不同材料的開發和使用在中國美術史中的重要性。 本輯所說的「物性」包含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用以製作藝術品和建築物的物質材料;二是材料在意識形態和審美層次上的「質量」。「材質」一詞綜合了這兩個方面,同時指涉藝術品的「材」和「質」。本輯中的五篇文章涵蓋了中國美術史的全過程,從史前時代到當代藝術。從內容上看,它們分別聚焦于史前玉器和特殊陶器、中古時期以不同材質製作的佛像、物質文化與視覺文化中對玻璃的使用、瓷的材質性和清代皇家的瓷器製作,以及當代中國藝術中的「材質藝術」潮流。由此開啟一個從「材質」角度研討中國藝術的小型系列。

作者簡介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並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傑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並獲得哈佛大學榮譽藝術博士,2022年榮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藝術寫作傑出終身成就獎」。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些榮譽的第一人。

目錄

前言
巫鴻 Ⅰ「材質」與中國藝術的起源
林偉正 Ⅱ 萬佛:中國中古佛像材質的思考
劉禮紅 Ⅲ 玻璃之靈暈:兼論容器的物質氛圍
黃愛倫 Ⅳ 轉化的藝術:清代瓷器中窯變釉的再造
巫鴻 Ⅴ 當代中國藝術中的「材質藝術」
圖版

目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