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學的病理 韓東育 著 978710005242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18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07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道學的病理
ISBN:978710005242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韓東育 著
叢書名:地域文明研究書系
頁數:317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21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以往有意義的思想體系,不但未必適用於今天,有的還會成為新時代價值體系發育的抑制因素。在朝現代化目標作強行軍的當代中國,讓道學家承載國家復興的重任,恐怕過高地估計了他們的實際承受能力。道學意義的強調,似乎不應該是今天,而是現代化和現代性獲得全面實現后的未來。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中國傳統理學的梳理,部分地揭示了道學的病理和蘊含于其中的優秀文化傳統的現實意義,並從中日近代學者對道學的不同態度,說明了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正是日本社會現代化早於中國的思想根源。通過比較研究,本書在承認東西方近代化價值觀給中國思想界帶來過重大影響的同時,著力對人類共通的發展理論進行抽取,併為凝鍊百余年來形成於中國的非中非西、亦中亦西的「第三種傳統」,提出了積極的建設性構想。

作者簡介

韓東育,男,1962年12月生,東北師範大學學士、碩士,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博士後,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主治日本史、東亞思想史和東亞國際關係史。歷任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講義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國人研究員、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等。現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省歷史學會會長。出版《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中華書局,2003年)、《道學的病理》(商務印書館,2007年)、《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等專著數部,論文數十篇,獲獎多項。

目錄

寫在前面
內視篇
序章 中國傳統「平衡論」的前提假設與反假設
第一節 兩種「意義」的無意義
第二節 「平衡論」假設的傳統表述
第三節 「反假設」與關於「假設」模式的粗淺思索
第一章 「三教合流」與儒學主旨的淡出
第一節 關於周孔的真髓問題
第二節 並祀組合的變化與經典結構的更迭
第三節 「經典難題」的挑戰與迎戰
第四節 批判與「內部告發」
第五節 周孔精神的承繼與困境擺脫
第二章 道德「金規則」的事實與想象
第一節 關於中國「金規則」的概念討論
第二節 道德「金規則」發生的諸前提及其空洞化走向
第三節 「金規則」遭遇廢止的制度原因與思維癥結
第四節 關於「金規則」的「新版本」
第三章 法家「契約誠信論」及其近代本土意義
第一節 「信」的盲目樂天與「不信而信」
第二節 「刑名參同」與契約式誠信的建立
第三節 法家「契約誠信論」的本土近代意義
比較篇
第四章 徂徠學與日本早期近代化的思想啟蒙
第一節 徂徠學理論的現實基礎與苟學揚棄
第二節 徂徠學「人情論」的理論依託
第三節 餘下的思索
第五章 本體的解構與重建
第一節 荻生徂徠的「非合理主義」與理學的崩解
第二節 太宰春台對「物理之理」的重建
第三節 海保青陵新「道理之理」的豎立
第六章 日本近代史觀對「仁」的次位安置
第一節 對朱熹歷史觀的導入與驅逐
第二節 歷史觀念中尚實的哲學傳統
第三節 「仁」與「革命」標準的歧義
第四節 江戶時代的價值取向與歷史觀
第五節 餘論
終章 關心真問題
第一回 與李澤厚的對談
第二回 與趙汀陽的對談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