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與死亡驅力 (精) (德)韓炳哲 97875217538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資本主義與死亡驅力 (精)
ISBN:9787521753844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德)韓炳哲
頁數:1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25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如今我們所說的增長,實際上是一種漫無目的的癌式擴散。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生產和增長的迷狂,如同死亡幻覺一般。它佯裝生機勃勃,掩藏著迫近的致命性災難。生產越來越趨同於毀滅。「人類的自我異化已經達到一種能將自身的毀滅當作審美快感來體驗的程度。」瓦爾特·本雅明對法西斯主義的評價,同樣適用於今天的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受困於死亡。對死亡的無意識恐懼驅使著它,死亡的威脅挾制資本主義不斷積累和增長。這種脅迫性不僅帶來生態上的災難,也產生精神災難。破壞性的績效壓力將自我確證和自我毀滅合而為一。人不斷優化自我,直至死亡。肆無忌憚的自我剝削致使精神崩潰。 儘管弗洛伊德與死亡有著矛盾的關係,但他完全意識到了生死和解的必然性。對死亡的無意識排斥必須讓位於對死亡的自覺接納:「在現實中,在我們的觀念里,給予死亡應有的地位,讓我們迄今為止如此小心謹慎地壓制在潛意識裡的死亡不時顯身,難道不是更好嗎?這似乎不是一種進步,反倒像是某種程度的退步,某種回歸;但它也有優點,即正確認識真相,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好過。」

作者簡介 韓炳哲(Byung-Chul Han),德國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80年代在韓國學習冶金學,之後遠渡重洋到德國學習哲學、德國文學和天主教神學。他先後在弗萊堡和慕尼黑學習,並於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爾的論文獲得弗萊堡大學的博士學位。2000年任教於瑞士巴塞爾大學,2010年任教於卡爾斯魯厄建築與藝術大學,2012年起任教於德國柏林藝術大學。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18—20世紀倫理學、社會哲學、現象學、文化哲學、美學、宗教、媒體理論等。作品被譯成十幾種語言。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譽其為「德國哲學界的一顆新星」。 清新的文風,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識,切確而犀利的論述,這都讓韓炳哲對於數字媒體時代人類精神狀況的分析批判,顯得尤其重要而富於啟發。

目錄 資本主義與死亡驅力
為什麼今天不可能發生革命?
對人的全面剝削
在數字化全景監獄里
唯死亡之物才透明
數據主義和虛無主義
虛空之苦
跳躍的人
難民來自何處?
野蠻人的國度
誰是難民?
美在陌生者之中
萬事皆匆促
愛欲擊敗抑鬱
資本主義不喜歡安靜
註釋
附錄 韓炳哲著作年譜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