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常見糾紛及裁判觀點 ISBN:9787519779078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山東德衡律師事務所 頁數:17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8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是人民法院民一庭審理的一類重要案件。此類案件具有標的額大、事實複雜、證據材料多、爭議難平的特點。山東德衡律師事務所土地與房地產業務中心基於多年對建設工程糾紛案件的辦理經驗,組織專業律師對近幾年最高人民法院以及部分高級人民法院(京、滬、蘇、浙、魯、粵)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裁判文書進行研究,並將最終研究成果整理成本書。本書有以下特點:(1)力爭通過對較大範圍的、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的研究,梳理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常見、高發的糾紛類型;(2)力爭通過對權威性裁判文書說理部分的歸納,總結出法院具有代表性的裁判觀點;(3)力爭通過援引法律依據,對建設工程常見糾紛和裁判觀點作出解讀,為當事人防範和化解糾紛提供有價值的引導。目錄 第一章 合同效力有關爭議1 商品住宅項目未進行招標籤訂的施工合同是否有效? 2 BT項目是否屬於必須招投標的範圍? 3 掛靠情形下,實際施工人借承包人之名簽訂的施工合同是否有效? 4 工期延誤責任、工程款支付方式等內容是否屬於中標合同實質性內容? 5 施工合同與招標文件在違約責任方面存在不同,施工合同的約定是否無效? 6 當事人以補充協議的形式達成的讓利條款是否構成實質性變更? 7 存在多份合同時,以哪一份合同作為依據? 8 無效合同中的讓利條款是否應當參照適用? 9 非必須招標項目自行招標前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10 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驗收合格的,可以參照適用的「關於工程價款的約定」的範圍是什麼? 11 承包人主張無效合同中的預期利潤損失是否可得到支持? 12 施工合同無效,結算性質的協議是否亦無效? 13 合同無效的,工程款的應付款時間如何確定? 第二章 工程質量有關爭議 1 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的,是否視為已經竣工驗收? 2 發包人未組織竣工驗收的,其是否有權對工程質量提出異議? 3 承包人拒不配合驗收應承擔什麼違約責任? 4 承包人按發包人指示施工,其是否應對工程質量問題承擔責任? 5 承包人拒不提供工程資料配合竣工驗收備案,應承擔什麼責任? 6 工程竣工驗收合格是否意味著承包人質量擔保責任的免除? 7 發包人委託第三方維修產生的費用是否應由承包人承擔? 8 承包人中途撤場的,工程質量問題的舉證責任在哪一方? 9 應如何劃分參建各方對工程質量問題應承擔的責任? 10 工程在保修期內出現質量問題,承包人應承擔何種責任? 11 保修期滿,承包人是否還對工程質量承擔責任? 第三章 工程工期有關爭議 1 發包人辦理施工許可證延誤的,承包人是否可以順延工期? 2 承包人未按合同約定提交工期順延申請的,工期能否順延? 3 工期延誤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4 發包人未按時支付工程款,承包人能否據此暫停施工? 5 天氣原因和政府環保命令導致的停工時間是否應當予以順延? 6 如何確定實際開工日期? 7 無效合同下,工期延誤的損失如何認定? 8 逾期交房的損失如何認定? 9 發承包雙方對工期延誤都有過錯時如何認定工期延誤的責任? 10 施工過程中存在發包人原因導致工期延誤的情況,原合同約定的工期是否仍有效? 11 承包人的停工、窩工損失是否應全部由發包人承擔? 12 承包人主張停工、窩工損失的,應承擔哪些舉證責任? 13 發包人拖欠進度款,承包人是否有權停工並就停工損失索賠? 14 承包人能否以停工損失問題未得到解決為由一直拒不復工? 15 發包人原因導致長期停工,承包人一直不行使合同解除權,擴大的停工損失應由誰來承擔? 16 承包人為防止損失擴大是否有權自行停工? 第四章 工程價款有關爭議 1 合同無效的,承包人是否有權主張工程款欠款利息? 2 合同無效的,合同約定的遲延付款違約金或利息標準是否可以參照適用? 3 是否可以同時主張工程款利息及逾期付款違約金? 4 逾期付款違約金過高的認定和調整標準是什麼? 5 關於利息的起算時點應如何認定? 6 人工費價差調整方式約定不明確的,應如何作出認定? 7 發包人代付款行為是否視為已經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 8 以房抵債無法履行時,承包人是否可以主張現金履行? 9 承包人能否以材料價格上漲為由要求調價? 10 承包人未開具發票的,發包人是否可以預留稅金金額? 11 合同約定稅金與規費由發包方從工程款中代扣代繳,該約定是否有效? 12 發包人能否以承包人未開具發票為由拒不支付工程價款? 13 當事人對工程變更部分的價款不能協商一致的,應如何確定工程價款? 14 無效合同下支付管理費的主張是否能獲得支持? 15 政府投資的BT項目中,政府方是否應承擔支付工程款的責任? 16 合作開發各方是否對承包人的工程款承擔連帶責任? 17 代建模式下,業主方是否負有支付工程款的責任? 18 聯合體各方是否應對外部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19 分包中,承包人向分包人支付的是勞務費還是工程款? 第五章 工程結算有關爭議 1 發包人工作人員簽字的結算單是否有效? 2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執行董事代表公司簽字的行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3 總包結算值是否必然作為分包結算的依據? 4 實際施工人是否可以主張依據發包人與承包人的施工合同確定工程款? 5 結算協議中的「背靠背」付款約定是否有效? 6 發包人對竣工結算文件逾期不答覆是否視為其認可? 7 招標清單與圖紙不全的合同能否按固定總價結算? 8 當事人一方能否以結算書計算錯誤或受脅迫為由推翻結算書? 9 合同中途解除的,如何認定原承包人已完工程造價? 10 合同解除前原承包人已採購的材料價款應由誰承擔? 11 固定總價合同解除的,應按照什麼方法結算? 12 政府投資類工程應以結算協議還是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