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療課-與預期性焦慮共舞-走出猶豫不決、迴避、災難性想法的CBT方法 9787547861554 (美)莎莉.M.溫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心理自療課-與預期性焦慮共舞-走出猶豫不決、迴避、災難性想法的CBT方法
ISBN:9787547861554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美)莎莉.M.溫斯頓 (美)馬丁.N.塞夫
頁數:1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5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心理自療課-與預期性焦慮共舞-走出猶豫不決、迴避、災難性想法的CBT方法 787547861554 (美)莎莉.M.溫斯頓 (美)馬丁.N.塞夫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長期受焦慮或強迫困擾者、完美主義者、選擇困難者
當面對選擇或決定時,你會感到不知所措或退卻嗎?當遇到困難時,你會自動地設想最壞的結果嗎?你是否對尚未發生的情況感到緊張,或者認為自己總能預見災難?從不易察覺的迴避行為到最可怕的恐懼,預期性焦慮是驅動這一切的引擎。
本書基於循證的原則,以生物科學為指導,運用場景式描述和對話性編排,生動形象地闡釋了預期性焦慮和長期猶豫不決的概念和運作機制。清晰的思維路線圖和嶄新的元認知視角將啟發讀者掌握「舞蹈」五部曲(識別、接納、不要、承諾和擁抱),重新訓練焦慮的大腦,專註當下,從情緒陷阱中抽離出來。
領域權威,科學有效,簡單易懂,值得推薦。

內容簡介
預期性焦慮是指因預期會面臨某種令人害怕的情境(如面試、旅行或重要的社交活動等)而出現的焦慮,往往使人猶豫不決,產生迴避和災難性想法。本書是寫給受預期性焦慮問題困擾的眾多讀者的自助圖書,由從業長達40多年的資深焦慮問題專家莎莉?·?M 溫斯頓和馬丁?·?N 塞夫所著。
本書以現代心理學理論與實證研究為基礎,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預期性焦慮的概念、表現和生物學基礎。作者摒棄了可能會適得其反的傳統的單純技能教授,採用目前國際循證醫學證據最多、應用最廣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以智慧心念引發讀者思維模式的質變。同時,本書還介紹了以「期待、接納、允許」為中心的「舞蹈」五部曲(DANCE),通過讓步和承諾來解除預期性焦慮的桎梏,使讀者重獲心靈的自由感、自主性及愉悅感。
本書不僅適合焦慮障礙、強迫症患者閱讀,對任何存在預期性焦慮、完美主義和決策困難的人也都大有裨益,可以為其走出身心耗竭提供解決思路。

作者簡介
[美]莎莉·M 溫斯頓(Sally M Winston):心理學博士,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焦慮和壓力障礙研究所的創始人兼主管,美國焦慮和抑鬱協會(ADAA)第一任主席,獲得首屆 ADAA Jerilyn Ross 臨床醫生獎、行為和認知治療學會(ABCT)圖書獎。
[美]馬丁·N 塞夫(Martin N Seif):哲學博士,ADAA 聯合創始人之一,擔任其委員會成員14年,紐約白原醫院(White Plains Hospital)焦慮和恐懼治療中心的副主任,紐約長老會醫院(New 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教師,獲得美國職業心理學委員會認知行為療法認證、ABCT圖書獎。

目錄
預期性焦慮:傷未現,血已流 1
長期猶豫不決:前怕狼,后怕虎 25
焦慮的身體和黏性思維的生理機制 43
迴避:預期性焦慮和長期猶豫不決如何讓人陷入困境 59
被想象劫持 71
猶豫不決的助燃劑:完美主義、追求確定性和害怕後悔 83
療愈性的態度:元認知視角 99
讓步和承諾:迴避的解藥 117
問題解決:常見問題與解答 139
康復意味著什麼 149
後記 157
參考文獻 158

前言/序言
拿什麼才能留得住美妙的自助讀物,幸有續曲以和之。《與預期性焦慮共舞:走出猶豫不決、迴避、災難性想法的CBT方法》(Overcoming AnticipatoryAnxiety: a CBT Guide for Moving Past Chronic Indecisiveness,Avoidance, and Catastrophic Thinking)是繼《解鎖:直面闖入性思維》后的一部焦慮性體驗自助圖書,原著寫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時期。當我有幸閱讀到原著時,正值我所在的城市瀰漫著預期性焦慮氣息之際,我迫切地希望能和團隊成員一起儘快完成此書的翻譯和出版任務,以便給特殊時期的人們帶來更多療愈。儘管最終未能更早出版,但書中的觀念和方法早已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傳遞。
兩位原著作者在書中運用了很多場景式描述和對話式編排,這些生動的內容清晰闡釋了「預期性焦慮」的概念,這種共情的敘述方式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撫平了讀者的焦慮。全書提供了一幅思維模式轉變的路線圖,不僅適用於克服預期性焦慮,也可以陪伴完美主義者和有決策困難的人。我為本書可能有更廣的受眾面感到欣慰,卻也為譯文可能面臨更多的挑剔而感到擔憂。當我把這種擔憂轉達給翻譯團隊時,兩位年輕的心理治療師用書中所授之法讓我放棄了這些最初的擔憂,更用他們得體的翻譯打消了我最後的顧慮。
這次,我們將書中「overcome」一詞意譯為「共舞」,考慮有三。首先,對待「預期性焦慮」並非是要以打壓的態度去克服,完全沒有「預期性焦慮」也並非是健康的心理狀態,要讓它適當存在而又不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唯有「共舞」。其次,書中提出療愈性的五個步驟,其英文縮寫為DANCE(舞蹈),這套以識別、接納、不要、承諾和擁抱為核心的方法就像是舞蹈的基本步,無論對方是「預期性焦慮」還是「長期猶豫不決」,只要踩准自己的舞步,都可以如卡洛斯在《永恆的探戈》的秀場上一樣,與對方自由「共舞」。最後,從基本步到在舞曲中流暢地舞動,需要時時練習,正如帕西諾邀請舞伴就著《一步之遙》的音樂跳舞時所表達的那句「探戈無所謂錯步」一樣,多次「共舞」就能應用自如。
今時,本書中文譯本出版在即,由衷感謝翻譯團隊,感謝他們用專業的態度翻譯出了「裹挾」「傷未現,血已流」等時下用語,用文字實現了與當下共舞。特別感謝在本書出版過程中幫助過我們的每一位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老師,感謝你們獨到的眼光和精心的指導,讓本書有望成為藝術。
最後,願有緣閱讀此書的您,不困於「預期性焦慮",不亂于「長期猶豫不決」,不畏將來的「萬一」,不念過往的「如果」,踩著屬於自己的基本舞步,安穩,如初。
王 振
2023年5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