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 (第26輯) 劉東 97871000676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22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0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學術 (第26輯)
ISBN:978710006764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劉東
頁數:357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232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刊是由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資助、中外學者共同編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系列文輯,設「論文」、「評論」、「書評」和「講壇/通訊」四個欄目,每季度出版一輯。其宗旨是提高我國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準,推展漢語世界的的學術成就;增強文化中國的內聚力,促進中外學術的深度交流;力爭中文成為國際學術研究的工作語言,參与中國文化現代形態在全球範圍內的重建。它力爭以「人文與社會」為軸心,追求學科交叉和科際整合。本書是這部學術期刊的第26輯。

目錄

卷首語
論文
姚大力 把過程置入歷史書寫——論司馬遷對中國歷史編撰學的突破
韓舁 杜佑及其名著《通典》新論
鈴木貞美 「文學」與「藝術」概念在日本的形成
蔣英豪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文學」一詞的變化——並論漢語中「文學」現代詞義的確立
劉宇光 左翼佛教:激進佛學、世俗公民社會與現代佛教的政治反省
沈喁俊、曹炯鎮 韓國所藏朝鮮朝前期稀貴本漢籍研究
陳時偉 中國近代研究院制度的衍生流變與中央研究院的誕生
陳青生 上海「新潮社」及其文學活動
評論
劉東 中國研究領域的測不準原理
講壇/通訊
王國斌 從歷史角度看中國的經濟、政治變革
書評
雅克·佈道(編):《建構世界共同體——全球化與共同善》(梁曉傑)
比爾·雷丁斯:《廢墟中的大學》(郭軍)
德羅伊森:《歷史知識理論》(呂和應)
保羅·利科:《記憶、歷史、遺忘》(賴國棟)
丁乃非:《淫慾的客體: 白根春雄:《日本近世文學選,1600∼1900》(張鍵)
安妮·貝肯·金尼:《早期中國童年與青年的形象》(高新華)
韋思諦(編):《中國大眾宗教》(高永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