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 ISBN:978710010111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法)維吉爾.畢諾 著 耿昇 譯 叢書名:商務印書館海外漢學書系(新) 頁數:757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21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維吉爾·畢諾編著的《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是研究17∼18世紀(1640∼1740)中西文化、思想、哲學交流和比較研究的論著,分正文和附錄兩部分,正文分兩編:第一編論述法國人通過入華傳教士發表的日記、遊記和信件等渠道來認識中國,以及耶穌會士們在本國發表有關中國的著作,從而出現了「中國熱」的高潮;還介紹了各教派在國內外的「門戶之爭」和長達2年的「中國禮儀之爭」的情況。第二編論述法國人認識中國歷史的悠久,中國人在亞當之前就存在和中國在諾亞洪水之前曾有人居住等觀點;中國的哲學思想和孔夫子的教理遠播西方的情況,以及受中國的影響17∼18世紀法國哲學思想的形成,並出現多位哲學家巨匠。附錄選擇了1640∼1740年耶穌會士介紹中國的大量書簡。內容簡介 《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由維吉爾· 畢諾編著。 《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簡介: 在18世紀,中國無疑是風靡一時的。伏爾泰、孟 德斯鳩、聖西門等當時 的法國哲學大師都從歷史悠久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 17一18世紀,巾國的重農主義、文官科舉制度、 修史傳統、倫理道德、 完整的治國之術、多種文化派別的並存與爭鳴,以及 哲學思想界經常出現 的大論戰等,都對西方哲學思想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 用。我們有必要了解 這段時期的這種「中國熱」,以及以儒家思想為代表 的中國文化與以基督教 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衝撞及其影響。目錄 前 言第一卷 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 第一編 有關法國認識中國的資料 第一章 耶穌會士和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 (一)17世紀遠東的天主教傳教區 (二)出使暹羅的法國使節(1685—1687年) 第二章 中國的禮儀之爭 第三章 耶穌會士們有關中國的著作 第二編 法國發現中國及其哲學思想的形成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古老性及歷史紀年 第二章 中國人的哲學和宗教 (一)傳教士和神學家 (二)哲學家 (三)「索隱派」學者 第三章 中國人的倫理和政治, 結 論 第二卷 有關法國認識中國的未刊文獻 前言 向柏應理神父提出的有關中華帝國的問題 目錄 ,傅聖澤致傅爾蒙(1722年8月28日) 傅聖澤致傅爾蒙(1722年12月重7日): 傅聖澤致X先生(729年8月3l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29年11月5日) 傅聖澤致比尼翁修道院長(1729年11月27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5年4月27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5年5月25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6年2月22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6年11月14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7年8月20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7年8月29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8年4月10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8年8月28日) 傅聖澤致羅特蘭修道院長(1738年11月3日) 弗雷烈致(1709年) 弗雷烈致郭中傳神父(1731年11月22日) 弗雷烈致宋君榮神父(1732年11月28日)(一封書簡的片斷) 弗雷烈致馬若瑟神父(1732年12月) 弗雷烈致梅蘭先生(1733年7月或8月) 弗雷烈致馬若瑟神父(1733年9月20日) 弗雷烈致郭中傳神父(1734年12月1日) 弗雷烈致蘇熙業神父(1735年8月29日) 弗雷烈致莫佩蒂斯 莫佩蒂斯致弗雷烈(1735年9月30日) 弗雷烈致莫佩蒂(1735年10月6日) 弗雷烈致郭中傳神父(1735年) 弗雷烈致宋君榮神父(1735年) 弗雷烈致巴多明神父(1735年10月6日) 弗雷烈致雷孝思神父(1735年) 弗雷烈致馮秉正神父(1735年) 弗雷烈致馬若瑟神父(1735年) 弗雷烈對於耶穌會士神父們有關孔夫子著作的譯本所做的註釋 中國歷史的可靠性 弗雷烈對馮秉正神父1735年3月23日書簡的註釋(1736年11月1日) 弗雷烈致宋君榮神父(1736年11月1日) 弗雷烈致馮秉正神父(1736年11月1日) 弗雷烈致宋君榮神父(1737年8月8日) 弗雷烈致馮秉正神父(1737年) 弗雷烈致雷孝思神父(1737年) 弗雷烈致巴多明神父(可能是1737年)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