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思想學術史論稿 (修訂版) ISBN:978752271902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方光華 叢書名:中國思想史論著選刊 頁數:4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4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關於中國思想學術發展歷史和前景的初步探索,包含先秦儒道關係、兩漢經學學術、佛學儒學關係、近代學術文化思潮、中國思想史研究發展趨勢等內容,此次再版修訂了前版內容存在的謬誤,突出了作者關於上述內容的觀點和判斷,同時增補了作者的新思考。 本書注重研究同一歷史時期主要學派之間的思想交鋒,考察不同思想流派以及同一思想流派不同思考方式之間的吸收、互補與融合現象,注重探討歷史階段思想學術發展、演變的辯證過程,力求揭示中國古今思想興衰賡續歷程及其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對於如何從文化自覺的高度深化中國思想史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展望。本書的出版,將有助於加深對中國思想史發展歷程的理解,推進中國思想史學科體系建設。作者簡介 方光華,歷史學博士,曾任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出版有《劉師培評傳》《中國古代本體思想史稿》等專著,參与《中國思想學說史(六卷本)》《張載思想研究》《侯外廬學術思想研究》《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中國百年文化思潮》等著作的撰寫,以及《中國歷史(六卷本)》《中國歷史十五講》《中國思想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思想史經典精讀》等教材的編著。目錄 一 先秦儒道關係概觀先秦儒道的對立和互補 老子思想的文化意義 孟子人性論及其對早期儒學的發展 論孔孟的仁義與天道 道家思想與《易傳》的形成 二 兩漢經學學術芻議 漢代經學的發展歷程及其特點 《尚書大傳》與西漢《尚書》學 漢代公羊學· 從兩漢禮學看漢代經學 思想與皇權的協調——論孝觀念從孔孟到《白虎通義》的轉變 先秦兩漢時期的史學理論及其特點 三 佛學與儒學關係蠡測 南北朝時期佛教教義發展的特點 創立中國第一個佛教宗派的智者大師 中宗年間京都佛事與鑒真的長安之行 對神秀北宗禪法的重新認識 論南宗禪的形成及其理論創新 張載在批判佛學中建立的哲學體系論析 張載與二程的四次學術交流 論宋明新儒學的宗教色彩 法相唯識學與船山哲學 四 近代學術文化管窺 20世紀初年中國新史學思潮 戊戌變法與中國近現代學術 五四運動與中國近現代學術的中西兼容 第一章太炎史學思想演變的三個階段 劉師培對《左傳》的整理和研究 王國維、陳寅恪的史學思想與近代新史學的理論建設 中國近代新史學的守成派 侯外廬與章太炎的先秦學術史研究 「自由」觀念與20世紀中國思想史的中西會通 五 文化自覺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侯外廬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侯外廬論中國歷史的特殊道路 侯外廬的中國宗教思想史研究 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三個向度 文化自覺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初版後記 修訂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