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明的共通體 (法)莫里 斯.布朗肖 藍江 97875321878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文藝
NT$24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不可言明的共通體
ISBN:9787532187898
出版社:上海文藝
著編譯者:(法)莫里 斯.布朗肖 藍江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4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七年之後,絕版再來,譯文全面修訂。
★莫里斯·布朗肖是法國當代至為重要的思想家,他影響了包括福柯和德里達在內的整整一代法國理論家。本書是布朗肖晚期的代表作。
★在這本小書里,布朗肖直面「共通體」這一貌似簡單、實則繁複的思想,他緊隨南希、巴塔耶和杜拉斯等人的思考,以其一貫的幽晦風格對此展開了最為澄澈的言說。
★如其標題所言,本書保持著某種不可言明的特點。如若必須對此展開言說,我們該使用什麼樣的言語?布朗肖認為,「這是這本小書託付給其他人的問題之一,與其指望他們做出回答,不如讓他們選擇把它帶在身上,或許還拓展它」。
★它物理體量上的小,與它思想容積上的大,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大時代,這本小書同時也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大書」。

內容簡介
一方面,《不可言明的共通體》所回應的共通體的迫求正在這個世界里遭到遺忘,甚至這一遺忘的後果也難以察覺;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源於一個隱秘的共通體,那既是書文的共通體,也是愛的共通體。閱讀共通體的書寫,首先就面對著共通體的缺席。然而,至少為了試著在黑暗中沒有方向地向著這一共通體接近,有必要傾聽幾個不願言明自身的模糊的聲音。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否定的共通體」,下半部分為「情人的共通體」。如同布朗肖的絕大部分寫作,這本書表面上也充當了另兩位作者及其作品的評論:讓-呂克·南希的哲學論文《非功效的共通體》和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記述《死亡的疾病》。但根本的問題,共通體的問題,就像在南希那裡,首先指向了喬治·巴塔耶。在這場無形的談話中,巴塔耶首先以隱晦的姿態,提出了共通體的要求。在「二戰」期間的「無神學大全」的寫作里,巴塔耶再次提出了與迷狂體驗有關的「交流」的問題,並在手記里留下了讓南希和布朗肖著迷的關於共通體的明確定義:「否定的共通體」。雖然南希對巴塔耶的研究重新點燃了共通體之思的火花,但這個可以說從巴塔耶文本的裂隙中尋得的定義依舊神秘。圍繞著這一定義的晦暗光芒,布朗肖再次把共通體引入了外部的黑夜。
杜拉斯的記述就被這個黑夜籠罩、包圍,並且,男人和女人達成的情人的共通體,就暴露在這夜晚的時間下。布朗肖試圖在此證實的,恰恰是這個浸沒了共通體的黑夜所具有的力量,因為這力量在消解個體成員之間關係的同時,也讓他們成為了巴塔耶意義上的真正的共通體:共通性的喪失也是共通體的鑄成。為了理解這看似悖謬的論斷,為了進入共通體的這極為陌異的關係,有必要喚起列維納斯的觀點,恢復自我與他者之間的根本的不對稱性。只有他者的死亡能讓「我」走向共通體的敞開,只有走向絕對他異的外部,把自身交給無限的黑夜,「我」的有限的孤獨才不會一個人承擔。
共通體總在銘寫秘密的友誼。巴塔耶的友誼,他自己最早為《有罪者》一書定下的副標題,紀念著他同那些沒有記錄名字的朋友們的友誼;布朗肖的友誼,他為1971年的文集所定的標題,向包括巴塔耶在內的朋友們發出了敬意(並且,正是紀念巴塔耶的文章決定了這個題目)。而這本小書,憑藉其批評的工作,再一次召喚了布朗肖同巴塔耶、同杜拉斯、同列維納斯、同南希的多重友誼。情人(amants)的共通體,不也是友人(amis)的共通體嗎?因為共通體就是愛(amour)的見證,雖然這愛也飄散在逝者的笑容和生者的淚水當中,在缺席的沉默者和到場的言說者之間,觸摸那不可穿透的永恆之夜的界線。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法國作家、文學理論家。布朗肖早年於斯特拉斯堡大學研讀哲學,並與列維納斯結下友誼。1940年代初他為《論爭報》撰寫文學評論,並陸續發表《黑暗托馬》、《死刑判決》等虛構作品。「二戰」后他成為重要的批評力量,尤其是1950年代起在《新法蘭西評論》上的高產寫作,確立了他在思想界的地位,影響了包括福柯和德里達在內的整整一代法國理論家。布朗肖雖在戰後保持一種近乎隱士的生活,但他卻是《121宣言》和「五月風暴」等政治運動和歷史事件的親身參与者。《不可言明的共通體》是其晚期的代表作之一。

譯者簡介
夏可君,哲學家、評論家、策展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曾在弗萊堡大學、法蘭克福大學和斯特拉斯堡大學留學、訪學。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以”無用”為核心概念,出版《一個等待與無用的民族:莊子與海德格爾的第二次轉向》、《無用的神學:本雅明、海德格爾與德里達》、《無用的文學:卡夫卡與中國》、《庖丁解牛》和《煙影與面紗》等專著十余部,讓「無用」、「虛化」和「余讓」等範疇生成為當代哲學的基本概念。
尉光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助理研究員。出版有《藝術與諸眾:論藝術的九封信》、《奇遇》、《普爾奇內拉或獻給孩童的嬉遊曲》、《不可能》、《愛情發明家》、《工作室里的自畫像》等譯著,編有《對詩歌的反叛:安托南·阿爾托文集》、《最後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等書。

精彩書評
布朗肖,跨過歲月的流逝,用其他互換的暗號,再次向我傳達了他的忠告:「請留心不可言明者!」我想這樣來理解:請小心共通體的一切假定,哪怕是以「無作」之名。或者,請進一步追隨這個詞的指示。無作在作品之後到來,但也來自作品。
——讓-呂克·南希

目錄
總 序?重拾拜德雅之學
譯者序?為了在黑暗中接近
不可言明的共通體
1 否定的共通體
共產主義,共通體
共通體的迫求:喬治·巴塔耶
為什麼是「共通體」?
不完滿原則
?共契?
?他人之死
?死者的鄰人
?共通體和非功效
?共通體和書寫
?無頭者的共通體
?獻祭和離棄
?內在體驗
?對秘密的分享
書文的共通體
?心或者法則
2 情人的共通體
?五月風暴
?人民的在場
?情人的世界
?死亡的疾病
?倫理和愛
?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
?致死的一躍
?傳統的共通體,選擇的共通體
?社會的毀滅,冷漠
?絕對的女性
?不可言明的共通體

精彩書摘
不可言明的共通體:這意味著,它不言明自身,或者,它如此不可言明,以至於任何言明都不把它揭示嗎?因為每當我們談論其存在的方式時,我們都預感到,我們只是抓住了那使之缺場地存在的東西。那麼,保持沉默會更好嗎?不稱讚其悖謬的特點,在那個讓它與無法經歷的過去處於同一時代的東西里經歷它,會更好嗎?維特根斯坦這句太過著名、太過老生常談的格言,「對於不可說的東西,我們必須保持沉默」,誠然表明:由於他說出這話而無法把沉默強加于自己,一個人歸根結底必須為保持沉默而說話。但用什麼樣的言語?這是這本小書託付給其他人的問題之一,與其指望他們做出回答,不如讓他們選擇把它帶在身上,或許還拓展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