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袁了凡 978753609936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花城
NT$22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了凡四訓
ISBN:9787536099364
出版社:花城
著編譯者:袁了凡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35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 新增袁了凡所著家訓《訓兒俗說》,約1萬字。
2 新增《功過格》《袁了凡居士傳》《雲谷先大師傳》等5篇文章,約6千字。
3 新增「湖北官書處刊本」高清影印,計80頁。
4 足本未刪減,有精美譯文,通俗易懂。
5 被譽為「東方勵志奇書」,400年來影響無數中國人。
6 突破個人命運的秘訣,身處迷茫期的人一定要讀一讀,啟發自我,撥雲見日。
7 修身立德,為人處世,曾國藩、胡適、稻盛和夫提倡閱讀的智慧寶典。

內容簡介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所著訓子之書。從「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四方面,闡述了「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處世觀點。思想兼融儒、釋、道三家精髓,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

作者簡介
袁了凡(1533—1606),名表,后改名黃,字坤儀,又字儀甫,號學海,后改為了凡。明朝重要思想家。官至正六品,后遭誣陷彈劾被罷免。為學博識多才,為人公正守禮,為官清廉愛民。

目錄
原文
立命之學 5
改過之法 13
積善之方 17
謙德之效 33
譯文
立命之學 39
改過之法 50
積善之方 56
謙德之效 78
附錄部分
訓兒俗說85
雲谷禪師授袁了凡功過格參雲棲大師自知錄 107
「湖北官書處刊」之序 112
「湖北官書處刊」之重刻跋 115
雲谷先大師傳 117
袁了凡居士傳 122

精彩書摘
袁了凡,初名表,后改名黃,初號學海,后改了凡,故後世多稱其袁黃或袁了凡。生於嘉靖十二年(1533),年少聰穎。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及第,萬曆十六年授寶坻知縣(1588—1592),政績頗豐,深受當地百姓愛戴,被後世譽為寶坻自金代建縣 800 多年來最受人稱道的好縣令。萬曆二十年,倭寇入侵朝鮮,袁了凡右遷兵部職方司主事,隨後調入援朝軍營贊畫(明官職名,類如今之高級參謀),謀划平壤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局。后遭排擠,辭官歸鄉,潛心著述。據不完全統計,袁了凡一生共著述 22 部,凡 198卷,除《了凡四訓》外,還有《皇都水利》《評註八代文宗》《寶坻政書》《兩行齋集》《勸農書》《史漢定本》《群書備考》《曆法新書》等。他既是迄今為止所知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者,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價值最高的一部大藏經《嘉興藏》的最早倡議刊刻者。袁了凡歿于萬曆三十四年(1606),享年 74 歲。
《了凡四訓》是袁了凡的代表作,也是他最知名的著作,影響極大。該書核心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如何改變自身命運。作者根據自身經歷,試圖矯正存在於大多數中國人腦海中的兩個「意識慣性」:其一,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該聽天由命;其二,對命運不滿,動輒怨天尤人,最後卻訴諸鬼神、風水、命理,寄希望于外物之功。袁了凡初時信奉孔先生的命理斷說,淡然處之,以為命運不可改,只能是這個樣子了,便不再積極進取。及至遇見雲谷禪師,並得雲谷禪師開悟,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方改以前「悠悠放任」之態,而起「戰兢惕厲」之念。命運隨之發生了大改變。雲谷禪師教授給袁了凡的具體方法,其實也只有八個字,曰:「反躬自省,積德行善。」但要做到這八字之理,卻是難上加難的。世上之人無數,觀之念之,往往是反躬者眾,自省者寡;行善者眾,積德者寡。何以謂?行善可以積德,但積德不僅僅只有行善一途。讀書明理是積德,為人謙讓是積德,與人為善是積德,救人危急是積德,著書立說以開示後人也是積德,等等。反之,一念邪起,則前日所積之德旦夕功散,譬如那些晚節不保者、日日行善而最終害人者,皆屬此類。德者,人之所敬也。但要得到他人的敬重,自己就先要起敬畏心。敬畏什麼呢?一切長於我者,一切平於我者,一切短於我者。長於我者可以誨我,平於我者可以激我,短於我者可以礪我。所以,改變命運的關鍵在於改造自己,若自我無法教授自我增長智慧才幹,縱使三教諸賢遍布周遭也是徒然的。因為是寫給兒子的,所以語言懇切,諄諄而導。
明代思想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即將儒、釋、道三家思想熔於一爐,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就是王陽明。而晚生於王陽明一個多甲子的袁了凡,不僅是王陽明的再傳弟子,其思想特點也是這一趨向,雖遠未達到王陽明的心學高度,但都是將儒家性理、釋家性空和道家無為雜糅在一起,而見出一種既貼合世俗人情又超然世外的人生哲學,只是比王陽明思想更加淺顯易懂,更加世俗,更加易於操行。其實,袁了凡的思想並未有多麼高明處,起碼在《了凡四訓》中,他所述者,皆平常事、平常人、平常理,是人人都可遵照實行的,這也是它能流行起來的原因之一。當然,書中不足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政治制度、經濟水平、文化氛圍、風俗人情等客觀實際,竟未著一字,而全然歸於個人誡勉,則顯然不現實,也是不可取的。人既是社會活動的主體,又是時代環境下的產物,不可能脫離實際大談修身修心,必然要落到具體的人、事、物上去,這就需要直面現實問題,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存生活,而吃、喝、拉、撒、睡、性愛又是天性,此外還有更高一級的政治生活、社會交往、 未來發展等,只要是人,就無法規避這些問題,就得想辦法去解決它們,只是如何達至一種平衡,則看個人悟性了。但前提在修,在戒,這是頓悟的前提和基礎。
追求知識不應有恐懼心,恐懼心一生則寸功難進;追求思想不應有匍匐心,匍匐心一生則難免窠臼。要辯證地看待古人智慧,取其精華,剔其糟粕。總體而言,《了凡四訓》的思想是積極的,所以讀之有益,不妨靜心一讀。
本次整理《了凡四訓》,以署名「湖北官書處刊」之重刻本為底本,並以通行本進行校訂,補足湖北重刻本中的漏刻、錯訛等,如《立命之學》篇中的第二段,湖北重刻本缺「並叩老者姓氏里居」一句,而從「余告以故」忽接「曰吾姓孔」諸句,則是明顯漏刻。篇幅所限,不出校記。此書雖以文言撰寫,然近乎白話,但為了便利文言功底薄弱的讀者閱讀,全書不僅重新進行了分段、句讀,還譯成了白話文,大家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翻閱。當然,我們希望讀者盡量閱讀原文,而不讀譯文,或僅將譯文作為理解原文的輔助工具。附錄部分除足本收錄袁了凡所著《訓兒俗說》外,《雲谷禪師授袁了凡功過格參雲棲大師自知錄》《「湖北官書處刊」之序》《「湖北官書處刊」之重刻跋》《雲谷先大師傳》《袁了凡居士傳》諸篇,亦悉數收錄。另外,為滿足部分有研究需求的讀者,特將「湖北官書處刊」之重刻本《了凡四訓》附之書末。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