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倉修良文集-章學誠和《文史通義》 ISBN:9787100218993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倉修良 頁數:3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45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倉修良文集的第5卷,包括《章學誠和》和《章學誠評傳》(與倉曉梅合著)兩部分。《章學誠和》主要論述了章學城編著《文史通義》的背景、目的、內容、版本、史學思想等,重點論述了其史學思想。儘管其代表作《文史通義》在去世前未能修完,但「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卻實現了。在《文史通義》中,他提出史學理論上一系列的傑出見解,諸如史書編修必須重視「史義」、優秀歷史學家必須具備「史德」、系統闡發「六經皆史」說、擴大史料範圍,等等,都做到了發前人所未發;雖有豐富的史學理論,卻無處實踐,因而肆力于方誌的編纂,用以檢驗自己的史學理論。章學誠強調,修志當中要實地調查,重視鄉邦文獻,要求內容詳近略遠,反對形式主義。在總結前人修志得失前提下,結合自己的修志經驗的升華,提出了系統的修志義例和理論,建立起方誌學。《章學誠評傳》(與倉曉梅合著)主要敘述了章學城從童年到終老山林的一生,重點論述了《文史通義》的史學思想。作者簡介 倉修良(1933-2021),男,漢族,,生於江蘇泗陽,中共黨員。1958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學院歷史系,一直在杭州大學歷史系任教。1998年國務院決定四校合併,現為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社會兼職: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方誌協會學術委員,中國譜牒學會理事,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史學研究所、寧波大學、溫州大學兼職教授等。主要研究成果:已出版專著有《中國古代史學史簡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章學誠和》(中華書局1984年出版)、《方誌學通論》(齊魯書社1990年出版)、《章學誠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章學誠評傳》(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史家史籍史學》(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方誌學通論》修訂本(方誌出版社2003年出版)、《倉修良探方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古籍整理有《爝火錄》(合作,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文史通義新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編有《中國史學名著評介》上、中、下三卷(山東教育出版社'990年出版,台灣里仁書局1993年出版)、《史記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漢書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二十五史警句妙語辭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等。主持「二十五史辭典叢書」的編纂工作,還曾參加《中國歷史大辭典》的編寫,並任《史學史》分卷編委,主編和參与編寫高校文科教材多種。畢生致力於中國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方誌學和譜牒學等方面教學與研究,並在這些方面部有所建樹。另發表上述諸方面論文近兩百篇。科研成果多次受到國家和省級的獎勵。事?已被收入中外名人辭典三十多種,治學經歷已被收入朝華出版社出版的《學林春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政府特殊津貼。目錄 章學誠和《文史通義》第一章 章學誠生活的時代——「乾嘉盛世」的社會特點 第一節 「乾嘉學派」是清朝統治者文化專制主義的產物 第二節 盛極一時的乾嘉考據學風 第三節 在「乾嘉盛世」的背後 第二章 窮困潦倒的一生 第一節 「意氣落落,不可一世」的青年時代 第二節 學問「不合時好」而不敢入仕的中年時代 第三節 為人幕僚,「坎坷潦倒」的晚年 第三章 《文史通義》編著的目的、內容和版本 第一節 《文史通義》編著的過程和著作目的 第二節 《文史通義》的內容和版本 第四章 《文史通義》是章學誠學術思想的結晶 第一節 不徹底的唯物論思想 第二節 進化論的進步史觀 第三節 反對英雄史觀 第四節 可貴的治學經驗 第五節 「經世致用」的學術思想 第六節 史家著述之道「貴知其意」 第七節 「六經皆史」說的闡明 第八節 史家必須具備「史德」 第九節 主張文人不能修史 第十節 對歷史編纂學的貢獻 第十一節 闡發方誌理論,創立方誌學 第十二節章 學誠史學思想的局限性 第五章 章學誠是浙東史學的殿軍 第一節 清代浙東史學的概況 第二節 清代浙東史學的特點 第三節 需要辨清的幾個問題 附 章學誠評傳 前言 第一章 時代·故里·童年 第一節 生活的時代 第二節 道墟故里 第三節 無憂無慮的童年 第二章 坎坷仕途 第一節 自命不凡,眼高手低 第二節 國子監歲月 第三節 由子之道,任子之天 第三章 茫茫學海 第一節 始撰《文史通義》 第二節 四十一歲中進士 第三節 河南遇盜 第四章 貧病交加,終老山林 第一節 畢沅幕僚 第二節 《湖北通志》的編修 第三節 手足情深 第四節 晚年上書 第五節 《史籍考》的編纂 第五章 做人與治學 第一節 堂堂正正地做人 第二節 踏踏實實地治學 第六章 成一家之言的《文史通義》(上)——著作的宗旨與該書的流傳 第一節 成一家之言的著作宗旨 第二節 《文史通義》的流傳與版本 第七章 成一家之言的《文史通義》(中)——獨樹一幟的史學思想 第一節 提倡史學必須「經世致用」 第二節 重點探討史義以挽救史學之積弊 第三節 大談「六經皆史」 第四節 史家必須具備「史德」 第五節 文人不能修史 第六節 別出心裁的史籍分類法 第七節 擴大史學的範圍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