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類健康史 ISBN:9787522811994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法)讓-大衛.澤伊圖 頁數:2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44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數萬年來,人類平均壽命不超過三十年。預期壽命的大幅延長始於1750年代前後的西方。這種緩慢且持續的改變主要歸功於滅菌與營養的發展。本書聚焦人類健康狀況的改善。18世紀之前,人類的預期壽命普遍停滯。因此書中所涉及的主要是18世紀之後的健康史。 此外,本書還指出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帶來的兩種全新的巨大風險:環境與行為。它們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令人類健康狀況倒退。在英、美等國,預期壽命甚至已經開始縮短。預期壽命曲線的規律具有誤導性,它顯示出來的連續性實際上依賴於不連續的原因。 本書回顧了健康的四個決定因素——生物學、醫學、環境和行為,試圖著重解釋三個被預期壽命曲線的連續性所掩蓋的現象:健康決定因素的演變,健康狀況的改善有時會損害人類自身,以及未來健康的不可預測性。作者簡介 讓-大衛·澤伊圖(Jean-David Zeitoun),醫生,肝病學和胃腸病學專家,曾是歐盟最大醫院集團之一的巴黎公共援助醫院的研究員。擁有巴黎政治學院的衛生政策和管理執行碩士學位,以及巴黎笛卡爾大學的臨床流行病學博士學位。發表過約100篇科學相關論文,是許多國際科學期刊的審稿人。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 微生物時代 第一章 從史前到前工業化時代:預期壽命30歲 第二章 1750∼1830年:健康狀況得到初步改善 第三章 主動免疫 第四章 1830∼1880年:工業化與健康 第五章 1850∼1914年:大步向前 第六章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 第二部分 醫學時代 第七章 1945∼1970年:模式的轉換 第八章 心血管疾病 第九章 與癌症作戰 第十章 1960∼2020年:藥品與製藥業 第三部分 21世紀的三大健康問題 第十一章 壽命增加2倍的代價是什麼? 第十二章 健康的不平等 第十三章 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慢性疾病 第四部分 21世紀人類健康狀況的倒退 第十四章 人類健康狀況的倒退 第十五章 氣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第十六章 新發感染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