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華夷互融-飛鳳古城民族志 ISBN:9787507765977 出版社:學苑 著編譯者:高志英 頁數:37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641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飛鳳城子古村的歷史,也是一部從「以夷變華」「以華變夷」到「華夷互變」「華夷互融」的歷史。而且,城子村的「華夷互變」「華夷互融」,不但體現在衣食住行等顯性文化要素方面,同時也隱含于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人生禮儀中所蘊含的宗教信仰方面。 本書在前人的歷史學、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與宗教學等研究成果與方法、經驗與成果基礎上,開展對具有華夷族群身份互變、文化互融的西南實踐縮影的飛鳳古城村的民族志研究,對於多學科的「華夷互融」而融人中華民族共同體實踐的研究應該具有推動與啟發意義。作者簡介 高志英,1964年出生,納西族,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關注藏彝走廊西南部邊緣族群遷徙與流變、雲南與東南亞跨界民族文化互動變遷、中國西南民族宗教文化等。先後出版《獨龍族社會文化與觀念變遷研究》、《藏彝走廊西部邊緣民族關係與文化變遷研究》、《中國節日誌·?僳族刀桿節》等著作;拍攝《中國節日影像志·?僳族刀桿節》;在《民族研究》、《思想戰線》、《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目錄 緒論一、從夷到彝:內涵、外延的歷時性異同與其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關聯 二、華夷互融: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社會變遷與中華民族整體發展歷史主脈 三、歷史記憶與儀式實踐:民族學、人類學漢夷交融史研究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上篇 儀式實踐中漢彝文化嵌融的昂貴土主神 一、五月十三土官山上土主廟裡的「祭大山」儀式 (一)「祭大山」:飛鳳古城漢彝村民共享的村落集體儀式 (二)請神歸位——從彝族土司到漢彝村民共享的土主神 (三)從祭牛到祭豬:從彝族遊牧生計到漢族農耕生計的祭品變化 二、五月十三:「祭大山」時間節點中的漢彝文化重合 (一)昂貴土司忌日說 (二)村民祭天求雨開秧門日說 (三)內地關老爺磨刀日說的空間位移 三、漢彝村民共享的多元信仰與儀式實踐文化意涵分析 (一)漢彝自然崇拜的在地化混融 (二)彝族土主崇拜的漢彝村民共享與村落共同體建構 (三)彝族土主與漢族關公互為「陌生人一王」的西南實踐 中篇 百年昂氏土司:漢彝文化交融的多重歷史敘事主角 一、設治、教化與朝貢:廣西府土流並治、普氏(昂氏)崛起 (一)設治 (二)教化 (三)朝貢 二、官方史志中的昂貴「肆虐不法」形象重構與其宿命隱喻 (一)昂貴「肆虐不法」及其文化土壤 (二)普氏(昂氏)衙門空間位移的內、外視角 (三)官方史志對昂貴「肆虐不法」形象的歷時性重構 三、地方文化精英對昂貴的神化及其文化隱喻 (一)烏蟒在世——亂世梟雄 (二)飛刀龍馬——來自俗世舅家與仙界的雙重神力 (三)「四大金剛」——聯通上下、內外的政治利益集團的聯結與分化 (四)土司大印——明代中央王朝敕封權力由得到失的寓意 (五)昂二、昂三公主——昂氏家族的分化與漢化隱喻 下篇 六百年飛鳳古城:漢彝交往交流交融的展演劇場 一、城子與城子人:漢彝建築文化交融實踐與古城村落共同體的形成 (一)從「爨夷」到漢族:古城居民的置換與漢彝文化交融 (二)從「白芍」部落聚居地、永安土司城堡到漢彝共居的飛鳳古琺 (三)「三十六層迷宮」土庫房:漢彝文化交融互嵌的物化象徵符號 (四)飛鳳古城:跨越族群文化邊界的村落共同體生存空間 (五)江西街:邊疆與內地經濟文化一體化空間的時空位移 二、外彝內漢:飛鳳古城民宅建築文化及其主體生命史 (一)曾家大院:武功立身的曾氏家族興衰史的見證物 (二)將軍第:忠君護民的李大將軍家族興衰史的物化標識 (三)陳家大院:城子精神文化生產者陳氏家族興衰史的物化敘事 (四)姊妹牆:城牆建築中的女性在場與「陌生女一王」實踐的鏗鏘物語 三、飛鳳坡:神、佛、仙護佑的「風水寶地」 (一)土司府:興亦「風水」,毀亦「風水」 (二)靈威寺:儒釋道與民間信仰水乳交融的公共信仰空間 (三)陽宅民居:儒釋道與民間信仰交融的私人信仰空間 (四)祖墳陰宅:家族土地邊界區隔和風水理論的實踐變通 結論與討論 一、外界史家之歷史與村民之歷史異同——不同視角下的不同歷史敘事 二、攀附與逃離——土司制存廢中的多重悖論 三、華夷互融的總趨勢及其路徑的多向性、多維性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