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記憶-中國近代意識的形塑 李天綱 978730031926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年代記憶-中國近代意識的形塑
ISBN:978730031926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李天綱
頁數:4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64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從甲午戰爭開始,中國人對自己的「近代」有著不堪回首的記憶,「落後」「屈辱」「挨打」等受損者心態佔據了意識形態的主線。在這種弱者感受的氛圍中,社會達爾文主義、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等叢林法則思想應運而生。適時地反省中國人的「近代」,翻檢我們的「近代記憶」,「重寫近代史」,已經是21世紀多元文化環境中全球華人的共同使命。 中國人的近代從何時開始?戊戌變法因何失敗?「華洋分居」格局如何被打破?上海是否真是個「殖民地」並失去主權?它又是怎樣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的?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固然曲折,但我們的近代記憶中卻也不乏來自民間的精彩、榮耀和輝煌。 本書以時間為線,選擇重要年份入手,解析對中國近代歷史走向有深遠影響的事件,以此串起一部中國近代史。作者試圖打通清末民初,從「中國現代性」的全新視角講述中國近代史,把中國近代史從王朝統治史以及沒落士大夫、「軍紳」官員和激進民族主義者的敘述視角中拯救出來,還原一部民眾的歷史。

作者簡介

李天綱,1957年生於上海,現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教授、系主任,利徐學社主任,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宗教學會副會長。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師從朱維錚教授,研究中國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國基督教史,獲博士學位。著有專著:《跨文化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增訂徐光啟年譜》、《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文化上海》、《人文上海》、《大清帝國城市印象》等。

目錄

1793:大清帝國城市印象
1817:馬禮遜「看中國」
1835:明清「西學」的延續性——以《幾何原本》為例
1842:《南京條約》的祭奠
1853:從「種族隔離」到「華洋雜居」
1862:「京師同文館」的困厄
1864:湘、淮的崛起與大清的板結
1867:王韜與「天下一道」論
1868:「啟蒙」的發端——林樂知與《萬國公報》
1896:李鴻章的挫敗
1897:經世學的近代轉向
1898:「變法」何以夭折
1900:躁動的南方
1903:語言民族主義or文化世界主義
1905:科舉制的幻滅
1912:函夏考文苑——民初的學術理想
1914:不作不死的孔教
1916:金融中心的故事
1927:上海市民自治運動的終結
附錄一:關於中國的「早期近代性」
附錄二:重新書寫近代史——序李天綱《年代記憶》
後記一
後記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