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 新設計 新動能-數智創意提升新經濟新動能 羅仕鑒 978730825091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經濟 新設計 新動能-數智創意提升新經濟新動能
ISBN:9787308250917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羅仕鑒
頁數:3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58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為浙江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創意設計融合智能技術提升新經濟新動能的實現路徑研究」結題成果。 本書勾畫了創意設計在數字時代的嶄新發展格局,將設計、經濟、技術有機融合,為未來創新之路指明了方向。書中提出的內生路徑,即通過智能化、網路化和數字化為設計產業注入內驅力,以及外協路徑,即跨學科創新網路的建立,為新經濟注入了強大的設計動能。

內容簡介

新經濟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以數據要素為核心的新經濟已然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代名詞。本書提出創意設計融合智能技術的「智能創意設計」新概念,並闡述智能創意設計提升新經濟新動能的內生路徑與外協路徑。內生路徑指的是智能化、網路化、數字化為設計產業本身帶來的內驅力,通過應用新設計資源、強化數據思維、強化平台思維等方式,從主體、技術、業態、模式等方面為設計產業輸入新動能;外協路徑主要指建立設計科技經濟多重學科交叉驅動的創新網路,分別從文化產業、製造產業、信息產業等多領域以新視野探討智能創意設計所激發的新動能。

作者簡介

羅仕鑒,1974年5月生,博士,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寧波校區國際合作設計分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22)、青年學者(2018)。獲2021年光華龍騰設計創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銀質獎章,2021年中國十佳設計推動者和2019年中國十佳設計教育工作者。2002∼2003年在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作訪問研究,2008∼2009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作訪問研究。 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用戶體驗產業分會理事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浙江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交互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負責國家級項目20餘項,為100多家企業進行過產品創新設計。任國際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科學引文索引(SCI)雙檢索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編委,《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第七屆編委。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20餘篇,在《人民日報》紙媒和《中國教育報》紙媒上發表文章4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0部。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浙江省教育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獲國際著名設計競賽大獎如德國紅點獎、iF設計獎和美國IDEA獎等20餘項。負責的「用戶體驗與產品創新設計」課程於2010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2013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020年被評為國家線下一流課程。2021年上線全英文課程「UserExperienceDesign」,被評為浙江省線上一流課程。

目錄

第一章 新經濟:面向未來的經濟形態
一、新經濟是什麼
二、新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
第二章 新設計:數智時代的設計進化
一、創意設計是什麼
二、創意設計的發展
三、新型智能技術的大爆炸
四、創意設計與智能技術的融合進程
第三章 新動能:智能創意設計撬動新經濟
一、智能創意設計與新經濟關係模式
二、智能創意設計提升新動能路徑
三、智能創意設計賦能產業發展
第四章 文化新模式:IP引領價值驅動
一、數智時代的文化產業
二、文博與非遺:虛實融合的新體驗
三、短視頻與直播:文化主體的集體狂歡
四、影視與遊戲:「IP+造勢」
五、旅遊與體育:文旅體融合
六、教育與藝術:以文化人
第五章 製造新業態:線上線下
一、數智時代的製造產業
二、裝備與交通:創新智慧、安全綠色
三、電子與汽車:智能生活、便利出行
四、醫療與康養:老有所醫,健康生活
五、家居與家電:個性居所、情趣生活
六、鞋服與飾品:形象共塑、國潮崛起
第六章 信息新場景:數據為王服務至上
一、數智時代的信息產業
二、數字社交:隨時隨地交流
三、數字辦公:在線辦公新場景
四、數字商業:交易新模式
五、數字健康:個性化精準施治
六、數字民生:便捷生活新方式
七、數字治理:智能高效協同
第七章 四維動能引擎
一、創新性:優質與多元齊發
二、技術性:新技術加持創意
三、人文性:綜合賦能社會意義
四、商業性:創意變現和持續發展
五、四維引擎動能:不同領域的表現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