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動力機制-理論與實證 薛勇軍 978752185205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經濟科學
NT$47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創新驅動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動力機制-理論與實證
ISBN:9787521852059
出版社:經濟科學
著編譯者:薛勇軍
頁數:2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7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提出問題,整理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開展文獻分析,構建項目研究的邏輯分析框架,論述研究意義、方法、思路與創新之處。其次,資料庫的建立、數據的處理等。全面採集案例區-西南邊疆民族地區(雲南、廣西、西藏)2000年-2021年相關數據,構建項目研究的綜合資料庫進一步分析西南邊疆民族地區三次產業產值在GDP中所佔比重,三次產業對GDP的拉動率,三次產業的就業結構,各細分行業產值結構、就業結構。並且分析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績效。第三,分析創新驅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動力機制。包括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對創新驅動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動力機制進行理論分析,第二大部分主要對創新驅動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動力機制進行數理模型分析(包括假設條件、模型推導、模型求解等)。第四,運用空間面板數據模型,檢驗創新驅動對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空間溢出效應是否存在。運用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SVAR)實證分析創新驅動對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具體驅動作用,也是對理論分析的結果進行進一步實證分析。最後,得出研究結論,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系列加快發展雲南省民族文化產業的對策措施。

作者簡介

薛勇軍,漢族,副教授,雲南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中共黨員,山西運城人,在雲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擔任產業經濟學方向碩士生導師。主講課程:《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文獻檢索》《公共財政學》等。先後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教育廳項目1項,校級項目3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得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在《思想戰線》《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統計與決策》《資源開發與市場》《工業技術經濟》《東南亞縱橫》《經濟問題》等國家級、省部級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擔任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等職務。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文獻評述
一、產業結構相關理論
二、創新驅動的作用與地位
三、產業結構升級影響因素
四、創新驅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
五、產業結構升級路徑
六、對現有文獻的評述
第三節 研究意義與研究內容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內容
第四節 研究思路、方法與創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創新之處
第二章 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第一節 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發展狀況
一、西南邊疆民族地區三次產業產值結構情況
二、西南邊疆民族地區三次產業就業結構情況
三、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細分行業產值結構、就業結構情況
第二節 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績效與產業升級存在問題
一、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績效評價
二、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升級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機制
第一節 影響機制理論分析
一、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升級的誘因
二、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升級的實踐
三、創新對產業結構升級的驅動效應
第二節 影響機制數理模型分析
一、技術創新的溢出效應分析
二、數理模型均衡分析過程與結果
第四章 創新驅動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空間溢出效應
第一節 研究案例區與變數的選取
一、研究案例區的確定
二、變數的選取
第二節 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空間相關性分析
一、各變數描述性統計
二、空間自相關檢驗
第三節 創新驅動對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空間溢出效應檢驗
一、空間溢出效應模型構建
二、空間計量模型的選擇
三、模型估計結果
四、空間溢出效應分析
第五章 創新驅動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變數單整檢驗與協整檢驗
一、單整檢驗
二、協整檢驗
第二節 結構向量自回歸(SVAR)模型
一、結構向量自回歸(SVAR)模型構建
二、結構向量自回歸(SVAR)模型估計結果
第三節 脈衝響應函數與方差分解模型
一、基於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的脈衝響應函數
二、基於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的方差分解模型
第四節 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ECM)
一、基於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的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
二、基於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的誤差修正模型(ECM)
第六章 結論、研究局限性與啟示
第一節 研究結論
一、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產業結構與產業發展績效方面
二、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升級影響機制方面
三、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升級影響機制實證檢驗方面
第二節 研究局限性與未來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性
二、未來研究展望
第三節 相應啟示之處
一、加強組織協調力度,強化公共服務能力
二、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拉延產業鏈
三、加強基地和園區建設,積極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
四、深化與東南亞國家產業鏈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五、強化人才支撐,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附錄1 邊疆民族地區五省(區)產業發展評價武于基指標數據
附錄2 空間面板模型STATA軟體操作代碼
附錄3 《關於加強科技創新促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
附錄4 《「十四五」東西部科技合作實施方案》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