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部門化.體制化與系統化-理解中國政府改革的新視角 ISBN:9787576416497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高紅 頁數:20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9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描述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改革的具體做法,以及職能轉變的現有效果,得出了如下基本判斷:第一,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應是并行推進、相互協調的良性互動關係。第二,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都必須要服務於國家治理現代化,對兩者關係的解釋不能局限於二元敘事之中,必須是從國家治理現代化出發重新理解黨和國家的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第三,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的關係處在一個具體的、歷史的變遷過程,新時代中的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既受到歷史路徑的影響,又需考量當前的改革情勢與人民的現實需求。第四,在新時代的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中,兩者之所以會形成并行推進的良性互動關係並服務於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在於改革所遵循的是黨領導的集成化邏輯。作者簡介 高紅,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錢端升青年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英國利茲大學訪問學者,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政府改革、基層治理相關研究,先後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Asia& Pacific Policy Studies,Asian Studies Review,《中國行政管理》《上海行政學院學報》《東嶽論叢》《學習與實踐》等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其中兩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目錄 序導論 如何理解中國政府改革? 一、政府改革以職能轉變為中心 (一)主輔關係: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 (二)目的一手段關係:以機構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三)從屬關係:職能轉變是機構改革的關鍵 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背景下政府改革研究的新特徵 (一)政府改革服務於國家治理現代化 (二)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的內涵被重塑 三、對現有研究的評述 (一)既有研究的缺憾 (二)既有研究奠定的基礎 四、問題重申與研究意義 第一章 重回組織視角解釋政府改革 一、組織視角:部門化、體制化與系統化 (一)部門化:機構改革與設置的確立方式 (二)從部門化到「體制化」 (三)從「體制化」到系統化 二、基於組織視角的分析框架與解釋力 (一)基於組織視角的分析框架 (二)分析框架的契合度與解釋力 第二章 職能導向的部門化:中國政府改革的階段性特徵 一、1982年機構改革:精簡機構與人員 二、1988年機構改革:首次以職能轉變為中心 三、1993年機構改革: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四、1998年機構改革:對政企不分的組織進行徹底改革 五、2003年機構改革:關注市場監管與社會管理職能 六、2008年機構改革: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服務型政府 七、2叭3年機構改革:繼續以職能轉變為中心 小結:職能導向的部門化改革 第三章 黨和國家市幾構改革背景下的政府改革 一、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背景 (一)堅持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 (二)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三)完善市場制度 (四)回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五)數字時代的新發展 二、政府機構與黨和國家機構的聯動改革 (一)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二)2023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三、政府職能範圍、結構與方式之變 (一)生產與精簡併存:職能範圍變化新趨勢 (二)內容調整與結構優化:職能結構重心轉移 (三)職能實現方式多樣化 第四章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背景下政府改革的新特徵 一、機構改革:從部門調整到體制優化和系統設計 (一)部門化設置原則的「變」與「不變」 (二)機構改革逐步從部門化走向體制化 (三)機構改革系統化趨勢明顯 二、職能轉變:變動調整的職能邊界與內容 (一)變動調整的職能邊界與內容 (二)中央與地方政府職能差異凸顯 (三)部分領域的職能經過多次調整 三、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的系統化整合 (一)系統化的前提:黨的領導 (二)系統化的基礎:重新確定國家治理的內容 (三)系統化的形式:機構與職能之間的重新排列組合 (四)系統化的價值整合:以人民滿意統籌政治價值與管理價值 第五章 對政府改革的再闡釋: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的關係 一、理解二者關係的前提:動態演變與整體設計的平衡 (一)職能轉變:自下而上的需求回應 (二)機構改革:自上而下的整體設計 (三)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中的平衡與失衡 二、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的複雜關係 (一)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的關係實質:設計與演變共存 (二)基於系統化的體制是處理兩者關係的抓手 (三)關於「因果論」的再解釋 第六章 對中國政府改革的展望 一、目標的合價值性:以人民為中心 (一)以人民為中心對機構改革的指導意義 (二)機構改革切實體現以人民為中心 二、堅持黨對改革的全面領導 (一)黨對改革全面領導的著力點 (二)黨對改革全面領導的注意事項 三、實現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良性互動的保障 (一)科學設置內設機構 (二)優化職能運行機制 四、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一)現代信息技術對政府改革的影響 (二)運用大數據改進政府改革績效 五、政府改革中需要平衡的三大關係 (一)發展與安全(秩序)的關係 (二)目的和手段的關係 (三)大部制的「大」與「小」 六、兼顧改革的周期性與長期性 結論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 二、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參考文獻 附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