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基於深度學習的旅遊類一流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 ISBN:9787513094832 出版社:知識產權 著編譯者:楊會娟 崔佳 頁數:15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64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探討了深度學習與一流課程建設的關係,梳理了支撐一流課程達成深度學習目標的理論方法;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指向深度學習的一流課程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評價。在課程中實現深度學習的關鍵是課程目標的提升,研究給出了如何在課程中實現專創融合和提升數字素養的建議;以「旅遊地理學」和「旅行社管理」兩門旅遊類課程為例展示深度學習的具體教學設計。作者簡介 崔佳,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項目專家,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高校混合式教學創新大賽評委或指導教師。出版專著《校園裡的有效溝通》《以學習為中心;教學設計新思維》,出版譯著《如何促進教師發展與評價》,曾在《教育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等期刊發表多篇教學設計相關論文,公眾號「教育技術應用實踐」主理人。目錄 第一章 深度學習與一流課程建設第一節 相關理論和概念 一、深度學習 二、一流課程 三、一流課程建設要求深度學習 四、大數據為開展面向深度學習的課程教學提供了可能性 五、大學開展面向深度學習的課程建設的意義 第二節 深度學習達成的理論基礎探討 一、掌握學習理論 二、以問題為中心的首要教學原理 三、促進記憶保留的主動學習理論 四、旨在發展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五、以學生為中心 六、反向設計 七、教學支架 八、知識遷移 第三節 課程深度參与影響因素探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課程參与度構成要素相關文獻梳理 三、課程參与度構成要素及模型構建 四、課程參与度影響因素及影響模型構建 五、結語 第二章 指向深度學習的一流課程教學設計 第一節 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要聚焦高認知目標 二、課程內容:聚焦更高的認識價值與公共價值 三、教學方式和教學組織:聚焦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評價:聚焦思維評價 第二節 深度學習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二、面向深度教學的教學目標分類 三、教學目標的陳述方式 第三節 深度學習的教學方法 一、問題教學法 二、項目式教學法 三、探究式教學法 四、合作學習 第四節 深度學習的教學組織模型 一、翻轉課堂 二、對分課堂 三、五星教學法 四、BOPPPS教學模型 五、5E教學模型 第五節 深度學習的教學評價 一、教學評價的類型 二、教學評價方法分類 三、深度學習的評價方式 第三章 一流課程背景下深度學習目標提升路徑研究 第一節 在課程中實現專創融合 一、開展「課程雙創」存在的問題 二、課程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路徑實踐探索 三、結論及建議 第二節 在課程中培養數字素養 一、數字素養融入教學目標 二、教學內容培養數字素養 三、效果及展望 第四章 指向深度學習的「旅遊地理學」一流課程建設研究 第一節 教學目標 第二節 教學資源 一、教學資源 二、課程思政體系構建 第三節 教學方法 一、探究式教學 二、實踐教學 三、翻轉課堂 第四節 學生激勵和評價 一、積分制管理理念 二、翻轉課堂實施積分制綜合測評的意義 三、初步建立積分制綜合測評系統 第五節 教學效果及展望 一、學生學習效果 二、學生滿意度調查 第五章 指向深度學習的「旅行社管理與創新創業」一流課程建設研究 第一節 教學目標 一、教學環境分析 二、行業需求分析 第二節 教學方法 一、項目式學習 二、合作學習 三、融合TBL和PBL的對分課堂 第三節 課程思政 一、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二、課程思政實現方式 三、小結 第四節 學生激勵和教學評價 附錄 附錄1 合作學習中的表達策略 附錄2 「旅遊地理學」學生學習規劃表 附錄3 「旅行社管理」各類教學材料 附錄4 各種用於學情分析的量表 一、自我效能量表 二、比格斯的學習過程問卷 三、Kolb學習風格理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