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特徵與新股定價 戈園婧 978751961520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經濟日報
NT$33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高管特徵與新股定價
ISBN:9787519615208
出版社:經濟日報
著編譯者:戈園婧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59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入手,將CEO引入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研究中來,分析兩階段”窗口指導”政策下CEO的特徵從哪些途徑影響了IPO的定價,對IPO定價調整以及短期表現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作者簡介
戈園婧,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教於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為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場,在《InternationalReviewofEconomics&Finance》《EmergingMarketsFinanceandTrade》《Neurocomputing》等SSCI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軟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曾獲2021年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課題背景及問題提出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第四節 研究內容和結構設計
第五節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 CEO特徵影響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節 CEO特徵影響IPO定價調整過程的理論依據
第三節 CEO特徵影響IPO短期表現的理論依據
第四節 本章 小結
第三章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窗口指導”兩階段分析
第一節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前的演進歷程
第二節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窗口指導”取消階段(2009—2014年)
第三節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窗口指導”重啟階段(2014—2017年)
第四節 兩階段CEO特徵影響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理論框架
第五節 本章 小結
第四章 CEO特徵和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測度及現狀分析
第一節 CEO特徵測度及現狀分析
第二節 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測度及現狀分析
第三節 本章 小結
第五章 “窗口指導”取消階段CEO特徵對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影響
第一節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第三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四節 本章 小結
第六章 “窗口指導”重啟階段CEO特徵對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影響
第一節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第二節 研究設計
第三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四節 兩階段”窗口指導”政策下CEO特徵對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影響的對比分析
第五節 本章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PublicOfferings,以下簡稱IPO)是公司重要的融資手段之一,也是公司戰略規劃的重要決策之一。作為公司運營決策的核心參與者與制定者,首席執行官(ChiefExecutiveOfficer,以下簡稱CEO)會對IPO的定價調整以及短期表現產生較大影響。在兩權分離的現代公司管理制度下,信息不對稱以及”兩職合一”等問題使得管理層的權利淩駕於董事會之上,這種環境使得位於管理層結構頂端的CEO擁有更大的權利,因而他們能夠直接通過決策影響新股的發行價格。從招股說明書中的初始價格到發行價格,IPO市場的參與主體(發行人、承銷商和投資者)在博弈中發掘新股的價值,並為己方謀求儘量大的利益空間,最終形成的發行價格相對於初始價格的增長率被稱為”定價調整幅度”(PriceRevision)。定價調整幅度的大小與多種因素相關,常見的研究包括投資者以及承銷商對公司信息的提取給IPO定價調整帶來的影響,缺少對發行人相關行為的研究。CEO表現出來的個人特徵會影響IPO的參與主體對公司的價值判斷,Blankespoor,Hendricks和Miller(2017)把CEO在IPO路演時的視頻給投資者播放並進行評價,如果路演中的CEO看起來能力出眾、值得信賴,那麼IPO的初始定價就會水漲船高,同時股票在二級市場的估值也會提高,這一結果說明CEO的特徵會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估值,進而會影響股票價值。
直到2009年年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仍然對首次公開發行市場進行嚴密的監管,其中包括”窗口指導”政策,即把新股發行市盈率(Price-earningsratio,即P/E)限制在30倍以內。這種對發行價格的嚴密監管並沒有給發行人留下太多空間來設定發行價,並且導致IPO市場出現嚴重的抑價現象。為了緩解抑價現象,2009年6月中國證監會取消了這一政策,允許市盈率超過30倍,這使IPO公司在設定發行價格方面擁有了自由裁量權。這一政策變化導致兩種不良後果:(1)發行價格被制定得過高,而二級市場並未接受這種過高的定價;(2)新股在二級市場公開交易之後的價格暴跌導致購買IPO股票的投資者遭受重大財務損失。2014年6月,中國證監會重新啟用”窗口指導”政策以糾正IPO市場定價過高的問題,這一次證監會將市盈率限制在23倍以內,比2009年前的30倍市盈率更加嚴格。
本書研究了首席執行官在兩階段——”窗口指導”取消和”窗口指導”重啟階段——如何影響IPO的定價及短期收益。IPO的初始價格最初是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出的,但公司通常會在發行前更新此初始價格以設定發行價格,這個更新過程稱為定價調整,這個過程反映了CEO在公司內部的權利以及CEO和承銷商議價的能力,而上市後的短期回報則反映了公司外部投資者的偏好。
研究中國CEO對IPO過程影響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的文化背景為本書的實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環境。中國文化中從古至今沿襲下來的金字塔似的權力結構讓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容易獨掌大權,也就讓CEO容易在決策上具有專制性,讓CEO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運營管理和戰略決策;中國在權力距離指數上得分較高,權力距離指數越高說明社會中明確建立並實施了越嚴密的等級制度。作為公司的領導者,中國的首席執行官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擁有更多的權力,有些環境中CEO的權力甚至可以淩駕於董事會之上。因此,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我國公司的CEO對公司運營管理的影響力會更加顯著,公司中的其他人傾向於跟隨CEO以避免衝突,CEO可能成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真正價格制定者。
二是,中國預備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必須滿足中國證監會制定的最低發行條件,而能夠達到條件的公司相對較少,導致證券公司為了得到這些公司的承銷資格而產生激烈競爭,這使這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相對于承銷商具有更大的議價能力。例如,中小板發行上市的財務要求之一是公司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的淨利潤必須為正,並且這些淨利潤累加起來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這些限制性條件篩選出的合格公司相對較少,從而創建了以合格公司為主導的賣方市場,因此最後獲得承銷資格的承銷商會更尊重CEO的意見。
三是,大量研究表明首席執行官是影響公司決策的關鍵因素,這些決策包括戰略決策、投資決策以及財務政策等,因此首次公開發行作為最重要的融資決策之一也必然會受到首席執行官的影響。然而,現有的文獻較少從CEO的角度入手對新股發行定價進行研究。Ljungqvist(2006)認為發行人能夠影響新股的發行價格,如果發行人的議價能力越強,那麼新股發行的價格就會越高,抑價水平也會越低。Ljungqvist(2006)肯定了發行人在新股定價中的重要地位,但他也提出發行人的議價能力難以衡量。本書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研究了CEO的特徵如何影響IPO的定價。CEO的特徵代表個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包括性別、年齡、文化水平、收入以及CEO與他人或與其他組織之間形成的社會關係。

前言/序言
這是一本研究CEO在公司發行上市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書。CEO作為影響公司運營、投融資與戰略決策的關鍵人物,其在新股發行(IPO)這一最重要的融資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現有研究較少從CEO角度深入研究新股發行過程,因此本書從行為金融學的視角出發,提取CEO的特徵,探討了IPO定價調整和短期表現等相關問題。
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將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窗口指導”取消階段和重啟階段作為研究樣本,深入研究了CEO特徵如何影響IPO的定價調整和短期表現。通過對CEO特徵的各項分析和模型構建,作者試圖揭示不同CEO特徵對IPO定價調整和短期表現的可能影響,同時結合多元回歸分析進行探討。本書通過剖析CEO特徵與新股發行關係,拓展了IPO研究領域的視角,為理解CEO在IPO過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對”窗口指導”取消和重啟階段的比較分析,本書試圖揭示CEO在不同階段影響IPO定價的異同,並以此探究其內在機理。
針對”窗口指導”取消階段CEO特徵如何影響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問題,本書在高階梯隊理論、稟賦效應理論、心理賬戶理論、文化價值理論以及信號理論的支撐下,做出不同CEO特徵對IPO定價調整和短期表現的相關假設,包括CEO特徵對IPO價格調整和IPO短期收益率的影響假設;針對CEO的各類特徵和不同的因變量構建回歸模型,在構建以IPO短期收益為因變量的回歸模型時,考慮依次和同時加入IPO價格調整以及IPO首日收益率來觀察它們對短期收益的影響;最後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包括對CEO各個特徵以及各IPO定價調整和短期表現的描述性統計,以及對多個多元回歸模型的結果分析。針對”窗口指導”重啟階段CEO特徵如何影響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的問題,本書在前一部分內容的基礎上,繼續採用CEO的各類特徵,對”窗口指導”重啟階段IPO的定價和短期表現的影響進行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另外,將兩階段”窗口指導”政策下CEO特徵對IPO定價調整及短期表現影響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兩階段CEO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扮演不同角色的內在機理。
本書的研究拓展了IPO研究的視角,從發行人微觀治理結構中挑選CEO的特徵作為切入點,以行為金融學理論為支撐來分析我國新股體制改革背景下CEO對IPO的影響;本書的研究構建了無”窗口指導”約束定價機制下CEO特徵影響IPO定價調整過程的理論框架,以及有”窗口指導”約束定價機制下CEO特徵影響IPO短期表現的理論框架;本書的研究驗證了CEO特徵會對新股的定價調整幅度以及上市後的表現產生顯著的影響,但其影響會受到監管政策的制約;本書以”窗口指導”取消階段即較充分的市場化定價階段為研究樣本,揭示了我國新股發行市場中發行人、承銷商和投資人的投機性行為偏好。
希望本書能夠為研究者、實業界及決策者們提供有益的參考,深化對CEO在新股發行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與影響的認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